請你跟我這樣過 3: 養瘦變美超簡單
作者 | 超級電視台 |
---|---|
出版社 | 人類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請你跟我這樣過 3: 養瘦變美超簡單:【強力推薦】何一成書田診所家醫科主任醫師&莒光診所院長陳祥君婦兒安婦幼中心院長鄭惠文書田診所皮膚科主任醫師林禹宏新光醫院婦產科 |
作者 | 超級電視台 |
---|---|
出版社 | 人類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請你跟我這樣過 3: 養瘦變美超簡單:【強力推薦】何一成書田診所家醫科主任醫師&莒光診所院長陳祥君婦兒安婦幼中心院長鄭惠文書田診所皮膚科主任醫師林禹宏新光醫院婦產科 |
內容簡介 【強力推薦】 何一成 書田診所家醫科主任醫師&莒光診所院長 陳祥君 婦兒安婦幼中心院長 鄭惠文 書田診所皮膚科主任醫師 林禹宏 新光醫院婦產科主任醫師 張倫維 FASHIONGUIDE網站執行長 Lulu老師 瑜伽天后 葉又齊 《魅麗》雜誌 健康&美容主編 黃文華VS.侯昌明 女性親子健康生活議題節目第一品牌 美的健康 白的漂亮 打造無齡美女 請你跟我這樣過 女性都有的共同問題…… ●「黑肉底」有可能變白嗎? ●吃代謝錠、酵素真的能幫助減肥嗎? ●醫療級的保養品一定比較好嗎? ●如何和飛機場說bye-bye? ●頭髮直直落是生病了嗎? ●黑眼圈越睡越黑,怎麼一回事? 女性親子健康節目第一品牌最權威的專家群 皮膚科醫師 蔡宗樺‧中醫師 陳峙嘉 編著 全方位照顧您的健康!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超級電視台蔡宗樺皮膚科醫師 ●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研究所 ●國立陽明大學醫學系 ●皮膚科主治醫師 ●台灣皮膚科醫學會會員 ●美國皮膚科醫學會會員 ●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研究員 ●現任亞東紀念醫院醫學美容中心主任陳峙嘉●超視《請你跟我這樣過》節目常駐醫師 ●台北醫藥大學藥學博士研究 ●台北醫藥大學藥學碩士 ●中國醫藥大學中醫學士 ●中醫師、藥師雙執照 ●現任明師中醫聯合診所中醫師
產品目錄 推薦序 健康滿分 掌握通往幸福的鑰匙 何一成 推薦序 健康的母親 是孩子最好的禮物 陳祥君 推薦序 Easy!變身「無齡」美女 鄭惠文 推薦序 珍愛自己,健康、美麗一輩子 林禹宏 推薦序 56個問題‧題題破解美女大迷思! 張倫維 推薦序 美麗,是自找的 葉又齊 推薦序 健康一生的美麗法則 侯昌明 推薦序 追求美麗,女人一輩子的功課 黃文華 編者序 好好愛自己 養瘦變美超簡單 蔡宗樺 編者序 打造「無齡美女」就從本書開始 陳峙嘉 第一篇 關於美麗 Chapter 1 我不要當胖女人! Q1 想減肥,劇烈運動最有效? Q2 不吃不喝,一定能瘦? Q3 雷射溶脂做一次,一輩子不發胖? Q4 吃代謝錠、酵素真的能幫助減肥嗎? Q5 埋線、耳針減肥有效嗎? Chapter 2 如何拒當黑美人? Q6 打美白針就能立刻白回來? Q7 「黑肉底」有可能變白嗎? Q8 防晒品有學問—臉部、身體大不同? Q9 防晒品擦得越厚,效果越強? Q10 吃錯、穿錯越變越黑? Q11 多吃維生素C真的可以美白嗎? Q12 怕黑,別晒太陽就好了? Chapter 3 如何和飛機場說bye-bye? Q13 超過25歲胸部就不再長大? Q14 吃「青木瓜」真的可以豐胸嗎? Chapter 4 搞定三千煩惱絲! Q15 頭髮狂掉是生病了嗎? Q16 白髮不能拔,拔一根長三根? Q17 常洗頭,頭皮屑會變多? Q18 抗屑洗髮精百百種都一樣嗎? 第二篇 關於保健 Chapter 5 健康美人,子宮保健不能少! Q19 「子宮肌瘤」一定要開刀嗎? Q20 吃冰不忌口,子宮會長瘤? Q21 想懷孕,就不能吃冰嗎? Q22 什麼是「經前不悅症」? Q23 經痛吃「黑糖」,真能解疼痛? Chapter 6 難以啟齒的困擾,看醫師也害羞! Q24 打個噴嚏就漏尿,該怎麼辦? Q25 不敢脫鞋真尷尬,如何告別腳臭? Q26 腋下有味道,有得救嗎? Q27 私處搔癢該怎麼辦? Chapter 7 身體給妳的警訊 Q28 下半身肥胖,真的是「骨盆歪掉」嗎? Q29 指甲根部的「月牙」少,表示身體差? Q30 痘痘長在不同地方,代表什麼意義? Q31 黑眼圈越睡越黑,怎麼一回事? Chapter 8 搶救面子大作戰! Q32 拔粉刺,毛孔真的會變大? Q33 臉洗不乾淨,容易長痘痘? Q34 卸妝產品,越清爽的越好? Q35 醫療級的保養品一定比較好嗎? Q36 眼妝沒卸乾淨會如何? Q37 如何消除黑眼圈? 第三篇 關於保養 Chapter 9 別連老了都不知道! Q38 單腳站不穩,是老化的徵兆? Q39 如何讓皺紋遲到? Q40 女人年齡的祕密,「頸紋」最知道? Q41 如何做個「電眼」美女? Chapter 10 你的肌膚白皙透亮嗎? Q42 便宜的美白面膜安全嗎? Q43 一直噴化妝水,就可以保濕? Q44 如何選對洗臉用品? Q45 維生素E可以淡斑嗎? Q46 皮膚暗沉怎麼辦? Chapter 11 健康關鍵期,做好月子沒問題! Q47 打「退奶針」有副作用嗎? Q48 傳統坐月子的規矩,一定要遵守嗎? Q49 產後要運動,身體才健康? Q50 產後瘦身也有「黃金期」? Q51 產後變成大屁股,怎麼辦? Q52 「產後憂鬱症」只是新手媽咪想太多? Chapter 12 痠痛—小心身體給你的警告 Q53 頸肩痠痛可能是「心肌梗塞」? Q54 腰痠背痛可能是「器官病變」? Q55 「拇趾外翻」是因為穿錯鞋? Q56 高跟鞋穿久了,小腿會變粗?
書名 / | 請你跟我這樣過 3: 養瘦變美超簡單 |
---|---|
作者 / | 超級電視台 |
簡介 / | 請你跟我這樣過 3: 養瘦變美超簡單:【強力推薦】何一成書田診所家醫科主任醫師&莒光診所院長陳祥君婦兒安婦幼中心院長鄭惠文書田診所皮膚科主任醫師林禹宏新光醫院婦產科 |
出版社 / | 人類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9865954178 |
ISBN10 / | 9865954176 |
EAN / | 9789865954178 |
誠品26碼 / | 2680732891008 |
裝訂 / | 平裝 |
頁數 / | 256 |
語言 / | 中文 繁體 |
級別 / | 無 |
尺寸 / | 23X17CM |
產品試閱 : Q 防晒品有學問-臉部、身體大不同?
專家怎麼說
Dr. Hsiao蕭晨隆醫師
防晒品依照防晒原理,可以分為「化學性防晒品」和「物理性防晒品」兩大類。
「化學性防晒品」的特色就是質地清爽、容易推得開、擦起來比較不會有油膩感。「物理性防晒品」是利用氧化鋅和二氧化鈦等成分,將陽光和紫外線反射回去,成分非常天然,但擦起來白白的,而且不太好推開,常常推了半天還是偏白。
一般來說,使用在身體這種大面積的防晒品,建議選擇「化學性防晒品」,肌膚比較敏感的臉部,則建議選擇「物理性防晒品」。
強烈呼籲身體和臉部的防晒品不宜使用同一瓶,因為「化學性防晒品」裡面含有酒精等成分,拿來擦臉,除了可能造成臉部肌膚過敏,萬一化學成分跑進眼睛,還會導致眼睛受傷。
市售防晒品,除了純化學和純物理兩種,其實還有第三種選擇,就是物理和化學混合。這種防晒品裡面有顆小鋼珠,拿起來搖一搖會有聲音,因為含有化學成分在裡面,質地不這麼黏膩,算得上是清爽、好推。
很介意純物理性防晒品讓整張臉擦起來變得很白的人,可以考慮這類型防晒品。不過要特別注意,物理和化學混合的防晒品,含有化學成分,肌膚非常敏感的人還是不建議使用。
另外,特別提醒,物理性防晒品的礦物質成分,和彩妝是一樣的,因此擦了防晒品,就要做卸妝的動作,尤其是臉部,以免毛孔阻塞,引發粉刺、青春痘等肌膚問題。
醫藥健康停看聽
小朋友防晒品的挑選和使用原則
小朋友的身體和臉部可用同一瓶防晒品,以專門為小朋友設計的「物理性防晒品」為首選。這樣的產品不含任何需卸妝才可徹底清除的成分,只要用一般的肥皂即可洗掉。
特別提醒:小朋友建議以遮蔽的方法進行防晒,如撐陽傘、戴遮陽帽、穿長袖衣褲為主,必要時再搭配擦防晒品。
Dr. Tsai蔡宗樺醫師
「化學性防晒品」常見的成分包括水楊酸鹽(Salicylates)、肉桂酸鹽(Cinnamates)、辛環烯烷(Octylcrene)、苯甲酮(Benzophenone)、鄰氨基苯甲酸鹽(Amthranilate)、Tinosorb、Mexoryl XL、Parsol 1789(Avobenzone)等。
化學防晒品被皮膚吸收後,利用吸收光線的方式,把紫外線經由和化學防晒品結合,中和其輻射能量,減輕對皮膚的直接傷害。「物理性防晒品」則是利用反射光線的原理,達到阻隔紫外線的作用。
現在有許多防晒產品,同時添加物理和化學兩種防晒劑,純物理性的防晒品效果佳,而且擦在較敏感的眼周、嘴角,都不會有適應上的問題,且在流汗後,防晒品也不會流到眼睛造成刺痛,適合孩童以及敏感性肌膚。
但物理性的防晒品擦上去後膚色泛白,導致男性被誤以為擦粉、上妝,無端造成困擾。現在市面上防晒品琳瑯滿目,建議讀者選擇適合自己膚質和皮膚狀況的防晒產品。
觀念是非題
O:擦「物理性防晒品」一定要卸妝,才能徹底清潔,避免毛孔阻塞引發肌膚問題。
X:小朋友皮膚細嫩,身體和臉部的防晒品要分開;大人則不用這麼麻煩,使用同一瓶即可。
Q 冰吃不忌口,子宮會長瘤?
專家怎麼說
Dr. Chen陳峙嘉中醫師
大家都知道,中醫師最喜歡叫病患不要吃冰,但多數人不知道原因,只知道吃冰不好,到底不好在哪裡?
一般來說,冰的(包括溫度低於室溫),和西瓜、生魚片這類性寒的食物,吃進去身體後,寒氣會傷害脾臟,寒主收引,脾的運作機能就會降低。脾主肌肉,子宮本身就是一個由肌肉構成的器官,因此子宮壁和血管會不正常收縮,導致子宮環境的氣血循環變差,造成氣滯血瘀,最後變成有形的癥瘕,就是一般常見的「子宮肌瘤」。
因此能不吃冰的食物就不要吃,很喜歡吃冰的人則應該把頻率降低,大概1個禮拜1次就好。吃冰的時候可以先含在嘴巴裡面,等溫度接近體溫再吞下肚子,至少可以把傷害降低一點。
Dr. Wu吳明珠中醫師
在門診曾有這樣的案例:年輕女生因小腹微凸,來找我想藉由針灸埋線的方法達到瘦身目的。
我用目視,覺得她的肚子歪歪的,躺下來摸一摸,觸感並不像脂肪一樣軟軟的,稍微用力按會彈回來,很像是肚子裡有一顆球,判斷她子宮裡應該長了不該長的東西,請她去照超音波進一步確認,結果證實子宮內有一個直徑15公分的肌胎瘤。
這位女生非常愛吃冰,尤其夏天幾乎照三餐吃。在中醫理論來說,冰就是寒,平常偶爾吃點冰的時候,先在嘴裡含一下再吞進肚子裡,是沒有關係的,但如果吃得過量,尤其是經前或經期的時候,建議最好避免。
中醫說「寒則凝之」,天氣寒冷的時候,若沒有穿足夠的衣服,我們的身體就會不自覺地縮在一起,同樣的道理,子宮遇冷也縮起來,子宮一縮起來,經血就無法順暢排出而留在體內,不乾淨的血一次又一次堆積在子宮裡,對身體當然不好。
倘若有子宮後傾狀況,沒流乾淨的血往後走,可能會跑到輸卵管、卵巢等處,而引起「巧克力囊腫」。女性要學會聰明吃冰,才不會為滿足口腹之慾而犧牲健康。
專家獨門小祕方-吳明珠中醫師
暖暖包—保養子宮必備的好朋友
子宮的保養很重要,建議女性朋友自製暖暖包,在生理期間敷在小腹上。月經不順、長期待冷氣房、肚臍以下摸起來總是冰冰涼涼的人,更應該勤加保養。
薑香暖暖包
材料:生薑、鹽各3兩
作法:1 生薑切片,或用刀背拍一拍。
2 生薑和鹽放入棉布袋中,放進微波爐,加熱1分鐘後取出。
3 腹部墊一條毛巾,趁熱將棉布袋放在毛巾上,敷10分鐘至涼。
使用方式:這款暖暖包可重複使用約1週,用完後需置於冰箱保存。也可把生薑換成老薑或乾薑,放於室溫下保存即可。
觀念是非題
O:中醫認為冰品容易造成經血滯留於體內無法排出,因而引發生殖器官的病變,建議女性朋友吃冰適量就好。
X:女性只要不是在經期時吃冰,常喝點冰的飲料或吃寒涼食物,對身體不會造成傷害。
Q 皮膚暗沉怎麼辦?
專家怎麼說
Dr. Tsai蔡宗樺醫師
皮膚暗沉是許多人的困擾,「要如何讓皮膚有光澤?」永遠是美容討論區裡的熱門話題。想要擁有光澤透亮的肌膚前,得先瞭解皮膚暗沉是什麼原因所造成。
皮膚暗沉,可分為局部性色素和廣泛性色素。局部性色素就是俗稱的「斑」,又可分為淺層斑和深層斑,雀斑、晒斑屬於「淺層斑」;顴骨母斑、太田母斑、混合性黑斑屬於「深層斑」。但不管是哪一種斑,陽光中的紫外線都會加重色素產生。
「廣泛性暗沉」是指整臉或全身的暗沉,出現的原因很多,可能是先天性膚色較黑、角質堆積過厚、濕疹、各種皮膚發炎後的色素沉澱、尿毒症,甚至藥物性色素症、重金屬中毒。要分辨是哪種原因造成皮膚暗沉,建議交由專業皮膚科醫師判斷。
角質堆積過厚,使得光線折射異常而造成的皮膚暗沉,是最常見但也最容易改善。通常皮膚暗沉的人,在洗完臉的當下看起來會比較白,因為角質部分被洗掉,加上皮膚吸水的作用,但不久過後又恢復原形。只要使用果酸、A醇或溫和的產品定期去角質,約1週1~2次,皮膚暗沉的狀況就能獲得改善。
特別提醒,保濕和防晒是預防皮膚暗沉的第一步,紫外線對皮膚的傷害眾所皆知,保濕可加強角質層的吸水度,每天確實進行基礎保養工作,肌膚看起來就能無暇、透亮、有光澤。
當然,如果希望皮膚不只是不暗沉,還要淨白,可定期使用美白產品,如左旋維他命C、麴酸、熊果素、洋甘菊萃取、鞣花酸、傳明酸潤澤保養皮膚。
若想有比居家保養更快速、優秀的療效,則可以試試雷射、脈衝光、換膚、導入等現代醫學美容科技,但一定要根據自身的膚質選擇適合的療程,才能達到最佳效果。
記住,每個人的斑或皮膚暗沉原因可能不同,別人做的治療或雷射未必適合你。有些暗沉原因需較久的療程,配合專業醫師對症下藥,耐心治療就能白回來。
醫藥健康停看聽
認識「顴骨母斑」和「太田母斑」
顴骨母斑和太田母斑都是胎記的一種。顴骨母斑,是長在顴骨附近如紅豆般大小的色斑,好發在20歲以上的女性身上,多呈現深褐色或藍黑色,顏色通常會隨著年齡漸長而加深,數量亦有增加的可能。
太田母斑和顴骨母斑一樣,常在東方人身上看到,從嬰幼兒時期就會慢慢出現,可在單邊眼白和眼睛四周的皮膚看到深藍色的斑塊,斑塊顏色一直到成年後才不會繼續變深。
Dr. Lin林佳靜營養師
皮膚暗沉是很多女性朋友「面子問題」上的困擾,其實只要清楚造成暗沉的原因,並對症下藥,就能立即見效,改善問題。
造成皮膚暗沉有5大常見原因,以下分別說明:
原因1 紫外線照射:說到紫外線,很多女性最在乎的就是「會變黑」。紫外線中和肌膚最相關的是UVA及UVB,其中會讓皮膚變黑的是UVB,但對肌膚來說,UVB並不是最主要的殺傷力,UVA才是。
UVA可以穿透皮膚層,破壞肌膚,造成老化,漸漸出現顏色不均、暗沉等現象。很多人以為皮膚變紅,才是晒傷,只要不變紅都沒關係,這是錯誤的觀念。不想讓肌膚被紫外線破壞,造成暗沉問題,就要做好防晒,尤其要注意UVA的阻隔。
原因2 角質代謝不良:角質代謝不良是造成皮膚暗沉的主因之一,要解決這狀況非常容易,適當去角質就對了。
老廢的角質層會呈現不平整的狀態,當角質翹起來,折光度就不一樣,因此角質反射的光線,就不是單一光源,看起來臉就會不光亮。這時候,只要去角質臉就會變亮、變透。
原因3 黑色素沉澱:黑色素的產生,需要透過活化、合成、顯現3個步驟。皮膚裡面,有大量的黑色素細胞,這些細胞必須要被活化,才會製造黑色素,接著合成之後,還要往表皮層推,我們才會感覺得到它的存在。
造成黑色素沉澱的原因眾多,防晒沒做好、經常熬夜、營養不均、生活習慣不佳、保養方法錯誤等,都可能導致黑色素沉澱。想要杜絕黑色素沉澱,內外都必須兼顧。維持良好新陳代謝,才能避免。
原因4 荷爾蒙失調:荷爾蒙的改變會影響皮膚。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女性朋友懷孕的時候長孕斑,或是生理期時油脂分泌改變,臉上冒痘痘。甚至服用避孕藥、類固醇用藥等,這些藥物會介入荷爾蒙的處理,也會造成皮膚的改變。
原因5 清潔不當:現在的女性朋友多有化妝習慣,卸妝不徹底、清潔不當,造成皮膚暗沉成為問題大宗。不少女性朋友有「重化妝、輕卸妝」的毛病,這是犯皮膚保養的大忌。卸妝不徹底,彩妝留在臉上,易造成皮膚暗沉。
但另一方面,清潔過頭也不行,一般皮膚呈現PH5.5弱酸性,具有抗菌能力,清結過頭會傷害皮膚膜,破壞弱酸性,肌膚容易受到感染,且一發不可收拾,對肌膚健康來說是種傷害。
專家獨門小祕方-林秋香中醫師
多食用抗老化食物,讓膚色透白
想要避免皮膚暗沉,飲食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建議女性朋友們,平常多食用具抗老化作用的食物,維持肌膚的新陳代謝,讓膚色看來透亮、白皙。
醫藥健康停看聽
常見抗老天然食物大公開
蔬菜類:花椰菜、番茄、高麗菜
水果類:蘋果、草莓、葡萄、桑葚
全穀物雜糧:豆類
飲品類:綠茶、洛神花茶
觀念是非題
O:造成皮膚暗沉的原因眾多,只要對症下藥就能白回來。
X:只要勤勞塗抹美白產品,就可改善皮膚暗沉,變得白皙透亮。
Q 下半身肥胖,真的是「骨盆歪掉」嗎?
專家怎麼說
Dr. Chen陳峙嘉中醫師
東方人最常見的肥胖類型是下半身肥胖,也就是「西洋梨」體型,這通常和飲食習慣有關。東方人飲食以米飯為主,澱粉攝取過多,易轉變成肝醣儲存在肌肉中,倘若未藉由運動將其消耗,就會變成脂肪堆積在體內。
以中醫的角度來看,澱粉食用過多,或喜歡吃甜食、飲料、零食,這類較滋膩食物的人,會慢慢演變成「痰濕體質」,身體常覺得很沉重,傍晚開始出現腳腫,甚至穿不下鞋子,因為水會往下流,所以身體裡面過多的濕氣會往下半身堆積,最後變成下半身肥胖。
有人全身上下都瘦瘦的,但就是髖骨兩側特別突出,突出的地方摸起來也沒有很多肉,仔細檢查才發現是股骨大轉子整個往外突出來。這類型的人很冤枉,因為體重通常也並不重,但外型看起來臀部相當寬廣,這些人只要改掉蹺腳或盤坐的習慣,再經過適當的整骨,屁股救會變小。
Dr. Lo羅珮琳中醫師
下半身肥胖跟骨盆歪掉,沒有絕對的關聯,基因決定脂肪分布的位置,不見得下半身肥胖的人,骨盆一定歪掉,也不是所有骨盆歪掉的人,下半身就一定比別人大。
不過的確有些人下半身越來越胖,是因為骨盆歪掉,脂肪開始堆積所造成。如果希望下半身看起來小一點,可以努力進行縮小骨盆的運動。
決定骨盆大小的主要因素是「遺傳」,有些人很幸運,遺傳到小骨盆,因此下半身就算有脂肪的堆積,外觀上也不會很明顯。有些人則沒有那麼幸運,遺傳到大骨盆,只要一點點脂肪堆積,下盤看起來就明顯比別人大許多。
再者,相較於西方人,東方人的骨盆稍微寬些,大多數人的都屬於梨型身材,看起來下盤會比較大。
另一個決定骨盆大小的因素,是「姿勢」。長期姿勢不良,也會讓骨盆變大。各位愛美的女性朋友,應該要特別注意這點。尤其,許多人長時間坐辦公桌,經常無意識地蹺腳,蹺著蹺著,骨盆就慢慢變開。
另外,穿高跟鞋走路姿勢不對,走著走著,大腿骨越來越外開,骨盆也會跟著變大。想要瘦下半身,首要任務就是設法縮小骨盆。
在中醫的理論中,骨盆位置正不正,關係著人體的健康。骨盆就像房子是基底,脊椎就像是大梁柱。骨盆和脊椎歪斜,房子就無法固若金湯。不良的姿勢造成骨盆歪斜、變形,會讓位於骨盆腔中的內臟運作不良,進而影響氣血循環與健康。
中醫認為,瘦不下來和氣血虛很有關聯。女性朋友若希望瘦得健康,最好矯正壞姿勢,讓骨盆回到正常的位置。
改善骨盆位置運動
步驟:
1 仰臥在地板上,肩頸部自然上揚,雙腳膝蓋彎曲,將彈力帶撐在腳底,雙手握緊彈力帶兩端。
2 吐氣的時候,雙腳慢慢伸直,往前拉長延伸。
3 重複步驟1、2,進行6~8次,或者是直到腹部感覺微痠為止。
說明:
骨盆腔歪斜,是因為腹部沒有力。透過這個動作,能加強腹部的力量,幫助骨盆不歪斜。
縮盆提臀運動
步驟:
1 仰臥在地板上,屈膝,雙腳張開與肩同寬,腳尖向前。將彈力帶橫跨骨盆腔,雙手握住彈力帶兩端,自然放在身體兩側。
2 慢慢將骨盆抬起,讓臀部離開地面。注意雙手不要離地,肚子微收,不要用力挺肚。
3 臀部抬到最高位置後,停留6~8秒。
4 重複步驟2、3,共進行3分鐘。
觀念是非題
O:經常無意識地蹺腳,長久下來,會導致骨盆慢慢變開。
X:下半身肥胖一旦造成,就算透過運動,也無法縮小骨盆。
Q卸妝產品,越清爽的越好?
專家怎麼說
Dr. Tsai蔡宗樺醫師
目前市面上的卸妝產品很多,但在名稱上並沒有嚴格的定義和規定,因此很難望文生義。基本上,卸妝產品從清爽到滋潤,依序是水洗式卸妝液、卸妝慕絲、卸妝凝露、卸妝凝乳、一般卸妝乳、油性卸妝液、卸妝油、卸妝霜、卸妝油膏。越滋潤的產品藉著較高的「油脂量」來卸妝,而清爽的產品則靠添加大量「界面活性劑」來卸妝。
這麼多種類的產品,在使用上該如何選擇?一般來說,膚質越偏油、妝越淡的者,建議選擇偏清爽型的產品;膚質越偏乾、妝越濃、防水性越高的人,會比較需要偏滋潤型的產品。
但是現在有些號稱「水洗式卸妝油」,標榜可溶解於水,水洗就能沖掉,這是因為添加大量的乳化劑和界面活性劑,會加重化妝保養品的致粉刺性和刺激性,這也是許多人上班後開始化妝,皮膚越來越差,不但會乾燥脫皮,還猛冒粉刺和痘痘的原因之一。
但事實上,卻不見得是「化妝」所造成,反而有可能是「水洗式卸妝油」惹的禍!此外,其中添加的界面活性劑會造成乾性膚質,洗後肌膚亦可能更乾燥,也需要格外注意。
有些號稱較清爽、乳化完全的卸妝產品,消費者往往以為殘留在臉上的機會不高,因此覺得清爽型的卸妝油較不會產生痘痘。但其實越清爽的卸妝產品,往往添加乳化劑的濃度越高,長痘痘的機會反而增多!
因此卸妝產品並不是越清爽越好,原則是平時清潔只需洗臉即可,有需要卸妝時,宜找適當的產品搭配溫和洗臉用品,才能有健康的肌膚。
Dr. Yi易光輝化學博士
越清爽的卸妝產品,對肌膚的傷害越大。卸妝產品可大致分為卸妝油、卸妝霜、卸妝乳、卸妝液。基本上,彩妝是脂溶性的,因此油量越高,效果越好,也就是說卸妝油的卸妝效果最好,其次是卸妝霜,再來是卸妝乳,最後是卸妝液。
卸妝油中的含油量可以達到100%,卸妝霜的含油量大概是30~50%,卸妝乳的含油量大約是10~30%,卸妝液則很低,甚至沒有。
很多女性朋友不喜歡卸妝油太過油膩的手感,也害怕高油會讓臉部受到刺激,長滿小粉刺,因此轉而選擇清爽的卸妝液。但小心!卸妝液其實是所有卸妝產品中,最易傷害肌膚的。
拜科技進步之賜,化妝品功能日新月異,「不掉色」彩妝品向來受到女性朋友的青睞。應該有不少女性朋友發現,這些特別難卸除的彩妝品,用卸妝液往往只要三兩下,立刻消失於無形。
非常弔詭?卸妝液含油量最少,照理說卸妝效果應該最差才對,怎麼卸妝效果卻最好呢?這是因為卸妝液裡面加了有機溶劑,所以去脂能力特強。這些有機溶劑會傷害皮膚的角質層,但這樣的傷害不見得會立即反映出來,但請注意,使用過後就算肌膚未出現紅、腫、刺、痛等反映,也不代表沒事。
卸妝液所含成分,具有超強的溶解力,對角質細胞的滲透和破壞,不容小覷,長期使用卸妝液,會使得皮膚越來越薄,越來越脆弱。尤其,這些「不掉色」彩妝,通常針對眼睛、嘴唇等敏感地帶,這些部位的肌膚又特別脆弱,禁不起任意摧殘,女性朋友在選擇卸妝液時,請務必三思。
另外,卸妝產品的使用,與臉上彩妝的厚薄有關。若習慣濃妝,一定要選擇卸妝效果佳的產品,若不排斥卸妝油,推薦選擇植物油成分卸妝油。若鮮少化妝,或只有非常簡單的彩妝,甚至只擦防晒、隔離產品,則可選擇卸妝霜、卸妝乳,但要注意做到徹底清潔。
最後,有些卸妝產品強調「卸妝、清潔一次完成」,宣稱卸妝的同時,一併完成洗臉動作。這是因為產品中同時添加親水性和親油性的「乳化劑」,雖然很方便,但最保險的做法,仍建議卸完妝後再做一次深層的清潔。
醫藥健康停看聽
認識「乳化劑」
水和油是兩種極性不同的物質,一般情況下不相溶,倘若要將水、油均勻化,最方便的方法就是加入「界面活性劑」,因為把油和水混合的過程稱為「乳化」,因此也叫做「乳化劑」。
觀念是非題
O:卸妝產品越清爽,對肌膚的傷害越大,若長期使用,需三思。
X:清爽的卸妝液含油量低,當然是卸妝最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