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河 | 誠品線上

走河

作者 謝旺霖
出版社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走河:我揹著背包,帶著經書起身了,沿著河水往下走,踩著自己的影子。路過沿岸的野花,蘆葦,與屍體。為了一條或來或去的河流。為了看見,為了記憶。為了體會那些原本不懂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隨書加贈精印菩提葉+走河地圖◎西塔琴演奏家吳欣澤專為《走河》作曲、演奏音樂作品。我揹著背包,帶著經書起身了,沿著河水往下走,踩著自己的影子。路過沿岸的野花,蘆葦,與屍體。為了一條或來或去的河流。為了看見,為了記憶。為了體會那些原本不懂的,也為了那些看不見的——或將把我的眼睛,重新打開。遲至現在,我才終於比較明確知道,為甚麼一去再去印度,「走河」的理由,且到底走了多久多遠,那也絕非幾次在印度,行腳上千百公里的路,所能輕易答覆。原來,曾經那一連串不明所以的步履,正是為了帶領我渡過這些漫漫寫作的長日。倘若沒有走過那些歷程,我後來的生活必然大為不同(或不會一而再地走出學院),寫作的生涯也很可能早早就夭折收場了。這不是一本可以按圖索驥的書,也不是冒險犯難的作品,更沒有企圖描繪那龐大複雜高深的印度。其中雖不乏些片段,偏見,與陋聞,有的似乎過分聚焦在某些細小的「微物」上,如口水,如蟑螂,如螻蟻,但彷彿又不僅僅甘於那些表象;而有的人事,雖發生在那遙遠的國度,卻好像也可以生發在其他地方,或者就是我久居的島嶼。也許,這祇是我個人一時的錯覺與誤讀吧。又或者,它們正隱隱提醒著,我在自己的小島上,已停泊地太久了,該是啟航去流浪的時候,令我竟又開始興起流浪印度的念頭。--謝旺霖1.從《轉山》到《走河》,見證一個作家驚人的成熟與飽滿。二○○八年謝旺霖的處女作《轉山》出版,臺灣旋即刮起「流浪風潮」,鼓舞年輕人紛紛踏上追尋自我的路上,十年間銷售十萬冊。之後他耗費八年時間,完成了《走河》一書。劉克襄說:「從《轉山》的好奇,一路吃力吃驚的探索,如今是《走河》的見學,把大河當成一本書逐字翻讀。同樣的逆天逆道,早就是不同的心境。《轉山》裡有許多「你」的成長和蛻變,《走河》是更多「我」的了悟和割捨。」2.屬於謝旺霖獨特式的旅行,從大河出海口上溯源頭,寫盡旅途中的試探、尋徑、前進、孤獨、執著、荒謬與驚險:恆河全長2510公里,謝旺霖以步行的方式,從河下游、河中游,終至溯源至4205公尺的恆河上游。蔣勳說:「旺霖的野心一定不止於「遊記」,《走河》一路書寫下來,他有許多話要說,跟自己說,跟遇見的每一個人說,跟念念不忘的人說。……旺霖一定會找到他自己的文體,在流浪途中,喃喃自語的文體,所有的風景,所有的山與河,都只是他跟自己對話的場域,可以是西藏的山,可以是印度恆河。」3.一則則沿河遭遇的故事,有如上演印度版的《怪奇物語》:謝旺霖筆下的印度眾生,即使只有匆匆的一面之緣,各個面貌清晰卻心思難測,究竟此人是死要錢的騙子或是真正的朋友?謎底未揭曉前,誰都無法看透,無形中也牽動著讀者觀看時的好奇心。另外,比起西藏行,他在印度似乎經常受到來自人的干擾,想求「耳根清淨」抑不可得,他也寫活了某些印度人逮住機會就死纏爛打、糾纏不清的韌性與黏功。駱以軍形容謝旺霖是天生說故事好手,讓他筆下的印度「充滿一種讓聽故事人,彷彿在小鎮戲院,挨近、想知道接下來發生什麼事的魔術。」4.走過恆河,那些看見與看不見的,都讓視野變得不同:承載了生老病死、感動與悲傷,看盡了貧苦富貴,真實虛妄的恆河,關注了印度的眾生後,他也找回最單純的自己,體悟到:「但願,但願流水能將這葉碎身的菩提,帶往我曾經行過的每一個地方。走向大海,或回歸到那始終仰望的天際上。」而這趟嶄新的旅程,如同林懷民所言:「無邊無際的印度式的喧鬧與污濘之後,與旺霖一起抵達河源的我,讀到這段禱告,心頭輕顫,而無法掩卷。」5.媒體爭相刊載:聯合副刊、中時副刊、自由副刊與文學雜誌:聯合文學、印刻、文訊等,皆刊載新作。6.名家力薦:林懷民、蔣勳、詹宏志、劉克襄、駱以軍、郝譽翔等知名作家,交相力薦。

各界推薦

各界推薦 ◎聯合推薦作家/詹宏志 《文訊》雜誌總編輯/封德屏 《聯合報》副刊主任、作家/宇文正 《中國時報》文化組主任、作家/邱祖胤 《自由時報》副刊主編/孫梓評 《聯合文學》總編輯、小說家/王聰威 《印刻文學生活誌》主編蔡俊傑/「關於印度歷史,印度文化的書汗牛充棟。旺霖關心的是他徒步,間或乘車,所看到印度基層眾生的人與事,他的應對,以及自處時的進退。《走河》不是導覽手冊,行程的連貫不被強調,旺霖以獨立的章節,放大特寫他心裡重要的曲折。」--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 「青年一代,可以帶著這本書,帶著惴惴不安的膽怯,如初生之犢,勇敢出走。在印度,不知為何,總是想到《佛經》上的句子──「『流浪生死』。去過和生死這麼近的地方,從生死的臨界回來,《走河》的人,暫時歇息,大概又要出走了吧?作家/蔣 勳 「從恆河河口到源頭,一百多天的行旅,一千六百公里的徒步。旺霖選擇的不是旁觀或俯瞰的位置,而是走進去,融入那個陌生、異己的社會,努力變成裡面的一份子。縱使身分不易被認同,或者仍是外來者,但他感受到比任何寫作者更為透澈的生活本質,簡潔而樸拙的字句,愈加貼近那塊土地的氣理。 」--作家/劉克襄襄「閱讀他這本『印度步行流浪』或曰『大河盡頭』(恆河)的暈眩感,想像的視鏡不斷被打開,一種超乎『可能有一台攝影機晃動著拍攝的公路電影』,那種皮膚感受到刺痛、寒冷、炙熱;鼻子感受到的腐臭味、河裡濁泥的味道,辛嗆香料的味道、路途中相遇的底層人類身體的味道;耳朵記下的各種暗夜芙蕖、水聲異盪,或緣遇之人說過的哪些對話……一種五感全開的,像古代僧侶的流浪,遊歷的旅途。每一個灑開的詭奇景觀,他都帶著一種『台灣衰咖』,自己做此貧窮漫漫異遊,所以也無甚好被搶被騙的,『踩在同一地面上』的同感。 」--作家/駱以軍 「這無疑是一趟叩問生命的大旅行,是苦行僧的朝聖之旅,也是追尋生命的內在源泉的終極探險,而謝旺霖把它書寫下來,更是一次文字的修煉之旅,讓讀者也彷彿隨之經歷了一趟意義深刻的旅行。 」--作家/郝譽翔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謝旺霖一九八○年生。東吳大學政治、法律系雙學士,清華大學台灣文學所碩士,目前為文字工作者。著有:《轉山》、《走河》。曾獲雲門舞集「流浪者計畫」贊助,文建會「尋找心中的聖山」散文首獎、桃園文藝創作獎、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文學類創作及出版補助,誠品年度華文創作排行榜第二名,金石堂年度十大最具影響力書籍,二○○九年台北國際書展大獎「非小說類」入圍等。《轉山》二〇〇八年十月由廣西師大出版簡體版,並於二○一一年改編為同名電影在中國大陸上映。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推薦序 走在眾生的道路上 林懷民走河的人,暫時歇息,大概又要出走了吧? 蔣勳沒有盡頭的行腳 劉克襄這是個天生要說故事的人 駱以軍一趟叩問生命的大旅行 郝譽翔壹 【河下游】之一:大河出海之二:慢慢地快之三:卡莉的斷頭台之四:他們的「口水」之五:乞丐與黑洞之六:安迪談種姓之七:無處不在的活力之八:兩河交匯之九:細小的殺戮之十:逆流而走之十一:地圖上的邊界貳 【河中游】之十二:猜火車之十三:夢燃之十四:多看一眼之十五:繞道王舍城之十六:巴士上之十七:走進菩提迦耶之十八:菩提迦耶的臺灣日之十九:恆河在瓦拉納西之二十:巴布與茱莉亞之二十一:我的洗禮之二十二:擺渡人之二十三:又見車夫參 【河上游】之二十四:另一種觀看的方式之二十五:克里須納之城之二十六:印度小西藏之二十七:喇嘛獨白之二十八:重返恆河之二十九:前進!前進! 之三十:關於一〇八之三十一:等待之三十二:朝向大河盡頭後記 不明所以又及

商品規格

書名 / 走河
作者 / 謝旺霖
簡介 / 走河:我揹著背包,帶著經書起身了,沿著河水往下走,踩著自己的影子。路過沿岸的野花,蘆葦,與屍體。為了一條或來或去的河流。為了看見,為了記憶。為了體會那些原本不懂
出版社 /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571374529
ISBN10 / 9571374520
EAN / 9789571374529
誠品26碼 / 2681597146005
頁數 / 336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3X17CM
級別 / N:無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