蛛生: 第四十三屆時報文學獎得獎作品集 | 誠品線上

蛛生: 第四十三屆時報文學獎得獎作品集

作者 盧美杏/ 主編
出版社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蛛生: 第四十三屆時報文學獎得獎作品集:,第四十三屆時報文學獎【以書寫走出生命困局】在困局裡的人們唯有透過書寫,才能傳達心中的鬱悶,走出人生困境。做為最有影響力的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第四十三屆時報文學獎【以書寫走出生命困局】 在困局裡的人們唯有透過書寫,才能傳達心中的鬱悶,走出人生困境。 做為最有影響力的華文世界文學獎──時報文學獎,同時被譽為華人世界文學獎的喜馬拉雅山,此刻,全世界的人們都渴望奔向全面解封的時刻,卻又時時被不斷更新的疫情困著,適時地讓人們寫出社會百態,寫出人情冷暖,也見證疫情年代的心之所向。 時報文學獎自一九七八年舉辦以來,迄今四十三屆,當初設立時報文學獎的初衷在鼓勵青年作家,並提供新世代作家發表創作的文學平台。 第四十三屆時報文學獎精挑最佳作品,為時代發聲。作者群持續關注社會各階層,生活、工作,他們的困境能透過文學獎得獎作品被看到,可以說時報文學獎是華語界可以容納最多種聲音的地方。 透過四類徵文十六篇精彩得獎作品,儘管面對紛擾的社會、忙亂的生活,也能有孕育新生命的好心情,走出生命困局。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主編 盧美杏主編 盧美杏 輔仁大學圖書館系畢,曾任記者、中國時報寶島版、浮世繪版、家庭版主編、高雄市文化基金會董事等,現任中國時報人間副刊主編。 編有《典藏艋舺歲月》(時報出版)、《大城市小人物》(台北市文化局)、《希望在夢田──花蓮無毒農業》(花蓮縣農業局)等書,著有《醫者──披上白袍前的十四堂課》等。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序 以書寫走出生命困局/盧美杏(時報文學獎編輯小組) 報導文學類 新詩類 散文類 影視小說類 決審會議紀錄 報導文學獎決審會議紀錄 新詩獎決審會議紀錄 散文獎決審會議紀錄 影視小說獎決審會議紀錄

商品規格

書名 / 蛛生: 第四十三屆時報文學獎得獎作品集
作者 / 盧美杏 主編
簡介 / 蛛生: 第四十三屆時報文學獎得獎作品集:,第四十三屆時報文學獎【以書寫走出生命困局】在困局裡的人們唯有透過書寫,才能傳達心中的鬱悶,走出人生困境。做為最有影響力的
出版社 /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6263531918
ISBN10 / 6263531916
EAN / 9786263531918
誠品26碼 / 2682300425004
頁數 / 368
開數 / 25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1X14.8X2.2CM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自序 : 序

以書寫走出生命困局

◎盧美杏(時報文學獎編輯小組)

 數字,上上下下;口罩,拿下又戴上;此刻,全世界的人們都渴望奔向全面解封的時刻,卻又時時被不斷更新的疫情困著。在困局裡的人們唯有透過書寫,才能傳達心中的鬱悶,走出人生困境。做為最有影響力的華文世界文學獎──時報文學獎,適時地讓人們寫出社會百態,寫出人情冷暖,也見證疫情年代的心之所向。
 第四十三屆時報文學獎自七月一日起至七月卅一日截止徵件,透過網路報名及掛號報名,共收到一千二百九十九件作品參賽,其中包含影視小說組三百八十七篇、散文組三百七十二篇、新詩組四百八十二首、報導文學組五十八篇,其中來自中國大陸、美洲、東南亞等地方的作品年年增加,顯見透過網路報名的便利性。
 有人將時報文學獎形容為華人世界文學獎的喜馬拉雅山,可以想見攀此高峰的作家們都是一代高手,要在這麼多的稿件中爭取少少的名次,誠如多位評審如言,實力以外還要靠一點運氣,今年一如往年競爭激烈,有幾篇寫出疫後困局,展現不同視角的作品,令評審讚賞。中國時報作為在萬華扎根七十三年的新聞媒體,就是希望在這個價值多元的環境中,能透過文學融合社會,產生共識,型塑新價值,開啟新時代。
 以今年的報導文學類得獎作品為例,四篇得獎作品提供了四種面向:在華麗高樓平地起的背後,如何正視工殤問題;人類工業化後改變了大草原動物生態,但究竟如何維持生態系的平衡?全世界上千萬無國籍者為何選擇做無國籍者,國籍代表什麼意義?以及漢人牧師深入原民部落教學的心情轉換等等,皆值得讀者讀後深思。
 生命的困局百百種,在本屆的散文得獎作品中,有作者透過〈啞光〉色系比喻剛成家女子的內心世界;馴養跳蛛觀察大自然生態的作者寫出〈蛛生〉來隱喻年輕世代面對孕事之不易,所衍伸出「愛」的大命題;如果愛是讓人自由,在各種疫情政策下,想追求〈自由〉的人難道只能「勿響」?而當疫情困住人們腳步時,生活在大陸的「台幹」以〈求投餵〉娓娓道來工作心情,令人點滴在心頭。評審須文蔚特別提及,近幾年因為兩岸情勢,許多人忽略了在中國大陸有幾十萬臺灣人在那裡生活、工作,他們的困境能透過文學獎得獎作品被看到的話,相當有意義。
 而在影視小說部分,誠如評審蘇偉貞所言,本屆參賽者「實驗性非常強」,包含顛覆一些既有概念,及針對空間、神怪等等,甚至連寶可夢也進入書寫題材。這些實驗性的筆法、意圖都非常強,為全球華人文學獎做了很好的示範。
 詩可以留白也可以飛躍,本屆新詩得獎作品中,不管是準確記錄一個大夜班護理師的護理日常,或是諄諄教誨道出為人師表的心情,亦或為失智外婆描繪出她腦海的風景,甚至是夜讀一本海洋之書,都能讓人認為「詩是把最好的文字放在最好的地方」。
 臺灣作為一個華語界可以容納最多種聲音的地方,走過四十三屆的時報文學獎,年年收穫不同面向的題材,年年看見得獎者的笑顏,是身為主辦者最大的成就。我們期許讀者透過四類徵文十六篇精彩得獎作品,儘管面對紛擾的社會、忙亂的生活,也能相信文學有光,向前有路。

試閱文字

內文 : 蛛生

  沒有孩子的我和K,在臥室豢養了一隻蜘蛛。
  起初是因為陰雨綿延,圍困住這城市。
  是梅雨季嗎?那陣子,蟑螂出沒的頻率比往常高了許多。睡前走到廚房倒水服藥的時候,清晨醒來思緒滿溢的時候,開燈瞬間,經常撞見一抹惱人的褐色身影,迅速鑽進櫥櫃縫隙,或傻愣在木桌旁。雖然平時眼不見為淨,但要是正面遇上了,那便是不殺死不罷休。適逢疫情期間,家裡囤著好幾瓶酒精,只要我驚叫一聲,K就會拿著酒精趕來,滅蟑消毒一併搞定。
  這是家家戶戶慣性常備酒精、口罩與體溫計的另一年。日子拖得久了,再緊繃的神經也依循生物本能逐漸鬆懈,多數人都恢復了正常外出、社交的生活。不過,患有特殊病症如我仍小心翼翼,時刻窩在家裡,與外界彷彿隔著一層單向玻璃,裡面的人看得出去,外面的人看不進來。
  某晚,我又在陽台門檻邊碰見一個黑褐色的小身影。K照例拿著酒精趕到,但他定睛細看後,竟歡快宣布:我們得救了!因為那是一隻跳蛛,會吃食家中蟑螂、螞蟻和小蟲。起初我半信半疑,覺得蜘蛛可沒比蟑螂可愛多少。K卻認真解釋,跳蛛和一般蜘蛛不同,牠們不會在角落結網、被動等待食物上門,而會主動找尋並撲食獵物,如同迷你版的貓科動物,而這是因為牠們的視覺特別敏銳……。
  「牠剛才抬頭看我呢。」
  望著K露出遇見貓咪和小狗那般、興奮中帶著一絲溫柔的神情,我啼笑皆非。雖然我一點也不想與蜘蛛四目相接,對牠的習性也不感興趣,但如果能因此少撞見幾隻蟑螂,那就放牠一條生路吧。
  小跳蛛起先躲藏得很好,但過沒多久,我們就發現牠時常出沒在廚房的木桌下,還在那裡織了小吊床似的網、睡在其中,儼然當作自己的家。K探頭靠近牠也不怕,彷彿聽得懂初次見面時,他維護牠生命的那番話。甚至,當他伸出手試圖跟小跳蛛玩耍,牠會跳上來一秒、再跳走。隔天,牠在K手上連跳了兩下、才回到牆上。有時候,牠似乎不太想搭理人,又有時候,願意上手待超過十秒。
  這麼微小、簡單的生命,也有自己的記憶和個性嗎?
  如此反反覆覆,固定的地點、不變的善意,K和小跳蛛彼此馴養,日益相熟。久而久之,牠竟開始大膽爬行在廚房各面白牆上,那麼赤裸、顯眼、毫無保護色。與此同時,家中蟑螂果真愈來愈少了。我們驚喜萬分,也不在意究竟是因為牠的獵食,或是因為初夏到來、雨季不再,而只是一股腦地將功勞歸給小跳蛛,替牠取名為「跳跳」。
  從此,我要是再不巧偶遇蟑螂,第一聲喚K,第二聲就喚跳跳。
  「牠聽到會跑出來唷。」
  就在我開了這樣的玩笑之後,跳跳連續消失了好幾天,K翻遍家中角落都不見牠蹤影,落寞不已。而我,愧疚地覺得這彷彿是牠的靈性和頑皮,故意躲藏起:我可不是幫妳消滅蟑螂、任妳呼來喚去的東西噢。
  我在心底向牠道歉,希望牠回來,當我們的朋友。
  然而,牠一失蹤就是好幾周。

  如果擁有是失去的開始,那麼不曾擁有,如何言說其失去?
  跳跳不見了的那段時日,我們正好被醫生告知,以我的身體狀況,懷孕機率極低。這其實在意料之內,畢竟,我和K新婚幾年,就已經病了幾年,相關的、不相關的、醫學尚無法確知是否相關的其他身體問題,從沒少過。這一回,不過是又增添了一項。
  儘管K毫不在意,愉快地勾勒只屬於我們倆的未來,但一時之間,我仍內心震盪,一波波並不洶湧、卻難以平復的悵然若失,幾乎讓我丟失繼續寫作的動力──那原是我極少數還能憑藉意志而努力的事情。
  然而,不曾懷胎,生病後也早已不再想像能有孩子的我,在聆聽醫生宣判之際,究竟失去了什麼?畢竟,懷孕生產的可能性其實並非在這一刻喪失,而成為一位母親的欲望本身也不會從此消逝。
  「每個人都有孕在身。」
  多年前讀到的這句話,此刻從記憶深處悄然浮現。柏拉圖《會飲篇》,從前我最喜歡的一篇對話錄,談論愛的本質、愛與美的關聯、以及愛的內在方向性。其中,蘇格拉底援引了女祭司狄奧提瑪關於愛的辯證,她說,愛是渴望永遠擁有美好的事物;愛,會讓人從愛一個特定的、美好的人,提升到愛所有美好的人事物,愛所有美好的知識,最後來到美的本身面前,看見永恆的、絕對的美。她說:
  「每個人都有孕在身,精神上和肉體上皆然。人一旦足夠成熟,就會有自然的欲望想要生產,而且只能在美的環繞下生產。這個過程是神聖的;懷孕和生產,是終有一死的生物唯一能觸及永生不朽的方式。」
  學生時代懷抱無限熱情的我,曾經著魔似地迷戀那對於美與不朽的追求。而如今再讀,眼中所見卻是自憐,是「創生」的侷限性,是愛與欲的先天與永恆缺陷。

(未完)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第四十三屆時報文學獎【以書寫走出生命困局】

在困局裡的人們唯有透過書寫,才能傳達心中的鬱悶,走出人生困境。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