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an Turing: The Enigma
作者 | Andrew Hodges |
---|---|
出版社 |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艾倫.圖靈傳 上下 (2冊合售):「有時候,被世人遺棄的人,才能成就讓人想像不到的大事。」他破解了納粹祕碼,拯救世人於戰亂中;卻因個人性別取向,遭到法律不義對待?電腦 |
作者 | Andrew Hodges |
---|---|
出版社 |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艾倫.圖靈傳 上下 (2冊合售):「有時候,被世人遺棄的人,才能成就讓人想像不到的大事。」他破解了納粹祕碼,拯救世人於戰亂中;卻因個人性別取向,遭到法律不義對待?電腦 |
內容簡介 「有時候,被世人遺棄的人,才能成就讓人想像不到的大事。」 他破解了納粹祕碼,拯救世人於戰亂中; 卻因個人性別取向,遭到法律不義對待。 電腦科學之父—艾倫.圖靈的傳奇一生! 艾倫‧圖靈 (Alan Turing,1912-1954)被譽為電腦科學之父,熱門電影《模仿遊戲》就是依據這本記錄其傳奇故事的傳記所改編,而該片於2015年獲得奧斯卡多項提名,最後得到最佳改編劇本獎。 圖靈這位英國數學家是個無神論者,也是位同性戀者;他性情古怪,熱愛跑馬拉松,他在人類歷史上可記上大大一筆的不只是因為提出電腦的概念、奠定電腦運作的原理,以及清楚預見電腦智能的可能性,同時他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破解了德國的密碼,幫助提早結束戰爭,拯救了無數生命。由同是數學家的安德魯‧霍奇斯(Andrew Hodges)窮盡心力所撰寫的本書是世界公認最權威的圖靈傳記,也是電影《模仿遊戲》的改編依據。圖靈是現代電腦和人工智能的鼻祖,24歲時奠定電腦發展的理論基礎。二戰期間,他為盟軍破譯德軍密碼,為結束戰爭做出巨大貢獻。戰後,他開創性地提出人工智能的概念,並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後來卻因同性戀問題事發,在當時英國法令規定下,被迫選擇化學閹割替代入獄,不久自殺身亡,死時在其身旁留下一顆毒蘋果。 在《艾倫.圖靈傳(上):破解密碼的戰爭英雄》這本書中,作者安德魯˙霍奇斯詳細記錄圖靈的早期成長和研究發展,從家庭背景、求學歷程、同性愛戀、心智蛻變、自動機器 圖靈機概念的萌發,到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加入布萊切利莊園,投入破解納粹德國恩尼格瑪機的工作,讓讀者看到一個特異心靈的轉變與出格,也會讓看過電影《模仿遊戲》的讀者更進一步瞭解這位既偉大又隱晦的人物。 作者在《艾倫.圖靈傳(下):特立獨行的電腦之父》一書中,繼續追蹤圖靈的人生軌跡,試圖對這個卓越且獨特的心靈進行更深入探索。在書中,讀者將可讀到圖靈在協助盟軍破解納粹德國恩尼格瑪機的密碼後,進一步展開對數位電腦、程式書寫和演算法,乃至人工智能的思考和試驗,為人類在電腦開發和人工智能的發展做出不凡的貢獻;除了科學上的成就,作者在書中更詳細敘述了圖靈因同性戀傾向被揭發,遭到當時英國法律的審訊與壓迫,最終逼使圖靈走上吃毒蘋果自殺的悲劇。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安德魯.霍奇斯(Andrew Hodges)安德魯˙霍奇斯是牛津大學瓦德漢學院(Wadham College)數學系導師。他於一九八三年出版的經典著作,創造出新型態的傳記,將數學、科學、電腦、戰爭史、哲學和同志解放,交織成融為一體的個人敘事,已經譯成多國語言,且隨著相關機密史料的解禁,不斷增加新素材,完成新版本的圖靈傳記。一九八三年之後,他成為羅傑˙潘洛斯(Roger Penrose)的同事,主要心力放在基礎物理學的數學領域。不過他透過戲劇、電視紀錄片和學術論文,持續投入艾倫˙圖靈的故事。從一九九五年開始,他經營網站「www.turing.org.uk」,補強和支持原作。林鶯畢業於臺灣大學外文系,喜歡看書、看電影和親近大自然。曾任職於漢聲、人本和張老師月刊,現專事翻譯。譯有《天翻地覆》等書。
產品目錄 圖片說明推薦序/傑出而謎樣的科學心靈自序/在邏輯與物質的世界第一部:邏輯世界1 團隊精神(到一九三?年二月十三日)2 追求真理(到一九三六年四月十四日)3 新生(到一九三九年九月三日)4接力賽(到一九四二年十一月十日)過場(到一九四三年四月一日)第二部:物質世界5 助跑(到一九四五年九月二日)6 水銀延遲線(到一九四八年十月二日)7 綠林世界(到一九五二年二月七日)8 窮途末路(到一九五四年六月七日)後記作者評註註解致謝
書名 / | 艾倫.圖靈傳 上下 (2冊合售) |
---|---|
作者 / | Andrew Hodges |
簡介 / | 艾倫.圖靈傳 上下 (2冊合售):「有時候,被世人遺棄的人,才能成就讓人想像不到的大事。」他破解了納粹祕碼,拯救世人於戰亂中;卻因個人性別取向,遭到法律不義對待?電腦 |
出版社 / |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
ISBN13 / | |
ISBN10 / | 296662146X |
EAN / | 4712966621460 |
誠品26碼 / | 2681422299005 |
頁數 / | 984 |
開數 / | 25K |
注音版 / | 否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尺寸 / | 21X14.8CM |
級別 / | N:無 |
內文 : 心智是在潛藏的物質基礎上,例如龐大的神經細胞網絡中,發展出來的複雜抽象模式嗎?如果確實如此,那麼有其他物質可以取代神經細胞嗎?例如螞蟻,牠們建立了螞蟻群落,以整體來思考,也擁有認同,那是自我嗎?或者有其他物質可以替代小小的神經細胞,例如數百萬個小小的計算單位,由一排排電晶體組成,創造出有自覺意識的人工神經網絡(類神經網絡)?或者模擬出如此繁複連結的計算單位的軟體可以被取代,創造出一台擁有心智、靈魂和自由意志的傳統電腦(必然是前所未見速度飛快而且容積比較大的電腦)?簡單來說,在不同類別的物質基礎上──有機的、電子的,或其他種種──建構的各種活動模式,是否能浮現出思考和感受?
機器是否能流利運用人類的語言,和人類溝通無窮盡的話題?使用語言的機器是否表面上能理解句子,提出觀念,然而實際上缺乏思考,內心空洞,就像十九世紀的計算機,或是二十世紀的文字處理機?我們如何去區分真正有意識和智能的心靈,以及建構精巧卻是空心的使用語言的介面?了解和推理是否跟以唯物和機械觀點看待生命體不相容?
我們有可能說一台機器做了自己的決定嗎?機器能夠有信仰嗎?機器能夠犯錯嗎?機器能夠相信自己做了決定嗎?機器能夠誤以為自己有自由意志嗎?機器能夠提出不是事先寫入程式的想法嗎?從一套固定的規則中能浮現出創造力嗎?我們──即使是我們之中最有創造力的──只能被動臣服於支配我們的神經元的物理法則嗎?
機器能夠擁有情感嗎?我們的情感和我們的智能分屬於自我不同的部分嗎?機器能夠著迷於理念、人類和其他機器嗎?機器能夠互相吸引,陷入愛河嗎?戀愛中的機器會遵行什麼樣的社會規範?機器的愛情是否有恰當與不恰當之分?
機器會感到挫敗和痛苦嗎?挫敗的機器會藉由走到戶外,自行推進十哩路來釋放壓抑的情感嗎?機器能夠懂得享受跑馬拉松的甜蜜痛楚嗎?彷彿對生命擁有熱誠的機器能夠有一天刻意摧毀自己嗎?機器能計畫好整樁事件,騙倒它的「母機」把它的毀滅「想成」(當然,機器做不到思考,因為它們只是一大堆無機物的組合)是意外事故嗎?
上述就是圖靈殫精竭慮的各種問題。圖靈是偉大的英國數學家,是計算機科學的先驅,然而如果從另一層面來解讀,這些問題也揭露了圖靈動盪的一生中高潮迭起之處。而我們需要跟圖靈有許多共通點的人,才能深入探測他的生命故事,還他公道。霍奇斯這位學有所成的英國數學物理學家,表現優異,成功完成了這項艱困使命。
這本圖靈傳記,不辭辛勞匯聚了無數資料來源,包括訪談在圖靈各個人生階段認識他的許多人,為這位最複雜隱晦、令人好奇的人物提供了我們所能期待的最逼真圖像。圖靈的一生值得深入研究,不只因為他是二十世紀科學界舉足輕重的人物,同時因為他的為人處世有違世俗常規,帶給他極大的傷痛。即使到了今天,整體來說,社會還是不懂得如何去理解圖靈特立獨行的本色。
霍奇斯豐富而引人入勝的描繪並不是關於圖靈的第一本著作,事實上,圖靈的母親莎拉˙圖靈(Sara Turing)在他兒子過世後幾年,撰寫了簡要的回憶錄,呈現出來的圖靈形象是個可愛、古怪、沒長大的男孩,沉浸於觀念的思索而充滿喜悅,驅動他的力量是永不饜足的好奇心,追問關於心智、生命和機械的問題。儘管那本小書值得一讀,甚至頗為吸引人,它也大大漂白了真實的故事。安德魯˙霍奇斯對於圖靈身、心、靈的探索遠比莎拉˙圖靈敢於面對的更為深入,因為母親戴著世俗的眼罩,不想要看到、更不會說出她的兒子是多麼出格,偏離英國社會的標準規範。
艾倫˙圖靈是同性戀,他並沒有特別努力去隱藏這項事實,尤其在年紀漸長之後。對於成長在一九二?年代的男孩,以及生活在其後世代的成年人來說──尤其如果是英國上層階級的成員,身為同性戀是不可告人、難堪且隱密的折磨。
無神論者、同性戀、性情古怪、跑馬拉松,圖靈這位英國數學家居大功的不只是提出電腦的概念、奠定電腦運作的原理、清楚預見電腦智能的可能性,同時他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破解了德國的密碼。公平的說,今天我們不受納粹統治要大大感謝圖靈。然而這位世界歷史上的傑出人物,仍然像英文書名所指涉的,是個謎。
在這本傳記中,霍奇斯極為精細且虔誠的描繪出多面相的人物肖像。這名男子的誠實和正直遠遠超過他的社會和他的時代所能承擔的,他導致了自己的毀滅。霍奇斯除了對筆下的主角流露出顯而易見的同理心,還呈現了另一層次的深度和理解,那就是科學的精確和清晰。科學家的傳記之所以與眾不同,精髓就在此。霍奇斯完成了令人欽佩的任務,為門外漢讀者詳盡解釋每一個觀念。能夠做到這點,很可能是因為,如讀者明顯看出的,他本人也醉心於吸引圖靈的所有觀念。
《圖靈傳》是第一等的著作,呈現了第一等科學心靈的一生,然而因為這獨特的心靈依附的肉體也擁有自己的心智,完整的故事同時也成為重要的社會文獻。如果圖靈曾經猜想過他的私人生活有一天會完整公諸於世,他大概會不寒而慄,不過他沒有落入惡人之手。很難想像有比這本書更思慮周到、更富同情心的人物肖像了。--By Douglas Hofstadter(侯世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