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豔后 | 誠品線上

Cleopatra: A Life

作者 Stacy Schiff
出版社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埃及豔后:*美國普立茲獎得主又一力作*埃及豔后:克麗奧佩特拉一個你以為熟悉但卻陌生的傳奇女子*左右帝國命運的女法老*克麗奧佩特拉七世,十八歲即登上埃及女王的寶座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美國普立茲獎得主又一力作埃及豔后:克麗奧佩特拉一個你以為熟悉但卻陌生的傳奇女子左右帝國命運的女法老克麗奧佩特拉七世,十八歲即登上埃及女王的寶座,長達二十二年。她的一生,歷經了骨肉相殘的家族內鬥、亂倫與血腥仇殺;為了留住古埃及帝國消失前的最後榮光,周旋於凱撒、安東尼、屋大維,這三個來自羅馬、掌握托勒密王朝命運的男人之間。她是精明的戰略家,巧妙的談判者,企圖以金錢與性為權謀來改變命運,卻時不我予,留給世人冶豔的放蕩形象。克麗奧佩特拉延展了托勒密王朝的榮光,也影響了羅馬帝國的走向,雖然在政敵與史官刻意的扭曲下,她的真實面貌早已消逝,但她朦朧的身影卻永存人間。本書作者史戴西.席芙試圖回歸古典史料,並巧妙區分史料與創作文本背後的真實與虛構,剖析當時埃及與羅馬之間錯縱複雜的金錢與權力的抗衡,大膽勾勒出屬於這位女王曾經擁有的生命秩序,在史筆未盡之處,重建埃及豔后謎樣的傳奇一生。◎聯合推薦國家文藝獎得主/李小平實踐大學專任教授/陸蓉之文史工作者/謝哲青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史黛西.席芙 Stacy Schiff一九六一年十月出生於美國麻州,以《維拉:納博科夫夫人傳》(V?ra: Mrs. Vladimir Nabokov)一書獲得二○○○年普立茲獎。其著作:《埃克蘇佩里傳》(Saint-Exup?ry),入圍一九九五年普立茲獎決選名單;《富蘭克林傳》(A Great Improvisation: Franklin, France, and the Birth of America),獲美國喬治華盛頓書卷獎與大使書卷獎。席芙亦曾獲得古根漢基金會、美國國家人文基金會以及紐約公共圖書館學者與作家中心的獎助,也是美國文藝學院文學獎得主。作品散見《紐約客》、《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等刊物。現居紐約。■譯者簡介東方白加州舊金山州立大學英文碩士,從事國際與財經翻譯多年,現任教大學英文系。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導讀/性別戰爭的勇者 陸蓉之導讀/克麗奧佩特拉 謝哲青第一章/那個埃及女人第二章/死去之人不會咬人第三章/羅馬大將拜倒石榴裙第四章/黃金時代永遠不是現在第五章/男人天生是政治動物第六章/進港需要不時調整風帆第七章/全世界的閒話對象第八章/不倫戀與私生子第九章/史上最邪惡的女性

商品規格

書名 / 埃及豔后
作者 / Stacy Schiff
簡介 / 埃及豔后:*美國普立茲獎得主又一力作*埃及豔后:克麗奧佩特拉一個你以為熟悉但卻陌生的傳奇女子*左右帝國命運的女法老*克麗奧佩特拉七世,十八歲即登上埃及女王的寶座
出版社 /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571355856
ISBN10 / 9571355852
EAN / 9789571355856
誠品26碼 / 2680697075000
頁數 / 352
開數 / 25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1X12CM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內文 : 第一章 那個埃及女人

  男人最寶貴的特質,在於明智地判斷不該相信什麼。
  ──歐里庇得斯(Euripides)

克麗奧佩特拉七世(Cleopatra VII),她是史上最著名的女性之一,統治埃及長達二十二年。她曾一度失去她的王國,而後失而復得、得而復失,費心建立的帝國,最後毀在他人手裡。她自小即被視為女神的化身,十八歲登上女王寶座後立即蜚聲國際,成為世界名流。在她有生之年,即是世人猜忌與尊敬的對象,也是流言與傳奇的主角。在她權力高峰時期,幾乎控制了整個地中海東海岸地區,建立起埃及統治者所能建立的最後的偉大王國;有那麼一瞬間,西方世界的命運掌握在她的手中。她與一個有婦之夫生下一個孩子,後來又與另一個有婦之夫生下了三個孩子,死時三十九歲,比耶穌降生早了一個世代。她的一生災難連連,而她的死亡更是充滿懸疑。她的一生一直盤據在世人們的想像之中,許多偉大的劇作家與詩人都曾寫過她的故事。兩千年來,人們編撰了許多聲稱是她所說的「語錄名言」,而歷史上的名人逝世後也屬她最為忙碌:一枚小行星、一種電動遊戲、陳舊的俗諺、香菸品牌、吃角子老虎、脫衣舞孃俱樂部,都以她來命名。已故的美國豔星、電影《埃及豔后》女主角伊麗莎白泰勒幾乎成了她的同義詞。莎士比亞企圖在劇作中探索克麗奧佩特拉多變、多采與多姿的面貌,不過他筆下的克麗奧佩特拉實未及她本人充滿戲劇性的萬分之一。
如果克麗奧佩特拉這個名字叫世人難忘,她的形象則有點模糊不清克麗奧佩特拉也許是史上最容易辨認的人物之一,她名聲響亮,卻形象朦朧。她在世時發行的錢幣上鑄有她的頭像,這個頭像可能獲得她的認可,於是被公認為她的真實樣貌。人們將她銘記於心的形象可能是錯誤的;她其實是一位明眸如水的有為君王,知道如何建造艦隊、如何平靖叛亂、控制貨幣與解決飢荒。一位羅馬著名將領讚美她通曉軍機大事,即使身處於一個女性統治者不在少數的時代,她也能夠脫穎而出;在古世界中,她獨統國家,並在西方世界局勢中扮演要角。她的財富在地中海一帶無人能敵。她的聲威遠超過同一時代的其他女性,曾經令一名國王視之如芒刺,意圖在克麗奧佩特拉來訪時刺殺(但她地位隆崇勢力龐大,對方難以得逞)。克麗奧佩特拉的家族歷史中寫滿了骨肉相殘的故事,但以她在位的時間和地位來看,她卻適可而止,知所收歛。然而,後世還是把她寫成一個不擇手段的淫婦,雖然一個握有實權的女性被醜化成專事勾引的無恥蕩婦,這也不是史上第一次。
像一如所有被寫入歷史詩篇的人物,克麗奧佩特拉的地位一再被錯置,令人失望。她在極度驕奢的環境中長大,繼承了一個由盛而衰的王國。她的祖先做了十代的埃及法老,但托勒密王族(Ptolemy)其實是馬其頓裔的希臘人,因此克麗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