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科學是人類心智活動的至高表現,是無數直覺/想像、創意/巧思、競爭/合作、錯誤/失敗交織而來的豐碩成果。 科學也對生命如何源起和演進、世界如何形成和運作,提供完整的解釋、正確的答案,以及前瞻的展望。 如今科學日益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遠超過以前任何時代,深深影響我們的食、衣、住、行、休閒娛樂以及思考溝通方式。倘若我們想改善並造福整個人類社會,那麼人人都應具備科學素養才行。 本書集合40位各領域專家學者和科普作家,以編年史方式,從史前35,000年前到公元2000年,有系統地為讀者耙梳科學史上250個影響人類最鉅的重大發現,介紹重要的思想/觀念、事件/運動、發明/成就、偉大科學家的背景故事。 探究的主題遍及物理、化學、生物、天文學、地球科學,以及心理學、考古學、古人類學、醫學和數學等學科,務求呈現給讀者的,是完整而全面的科學世界。一個主題以一個跨頁呈現,一頁是明白易懂的文字敘述,一頁是精采動人的圖片,包括史料、手稿、畫作、歷史照片、科學攝影等,以期在藝術與科學之間搭起橋樑,讓讀者很快進入書中迷人的科學世界,獲得啟發。 從古希臘哲人的思索到諾貝爾獎得主的成就,從建立「零」的觀念到證明「費瑪最後定理」,從哥白尼提倡「日心說」到阿姆斯壯登陸月球,從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到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從基因工程到生物多樣性,從發現細胞到發明複製羊桃莉,《科學簡史》提供清晰而宏觀的角度,讓讀者不僅可輕易接近這些發現的方法和過程,也深入了解跨越無數世紀的整體趨勢和影響,以及各學門之間觀念的交互激盪,俾更有能力和信心面對未來的科學挑戰。 《科學簡史》以一種完全創新的方式,採用不同凡響的組織架構,按年代順序徵引史料敘述科學各支發展的偉大故事。不僅提供讀者輕鬆接近這些發現的方法,還呈現科學背後的基本觀念,更重要的是,它讓我們看到,從事科學探索的人,他們之為科學家的性格如何帶來了新的觀念。讀者從這些簡潔優美的敘述裡,可以得到真正的科學教育,更有能力迎接21世紀和未來的科學挑戰。 ──Susan Greenfield(牛津大學藥理學教授暨英國皇家研究院院長) 《科學簡史》包含科學史的250個篇章。乍看之下,會以為兩百多篇的浮光掠影,怎能道盡探索宇宙的科學之旅的博大精深。不過,從一篇篇故事推演出去,我們或許更能了解科學方法——追尋真理之路——的確定和轉折。就某種程度來說,本書是在向懷疑主義致敬。這兩百多個篇章描述的是不同領域裡目前公認的事實,不過即使這些理論受到推崇,它們還是應該面對質疑和考驗。 ──Simon Singh(劍橋大學粒子物理學博士,暢銷科普書《費瑪最後定理》及《碼書》作者) ■作者簡介 彼得.泰立克(Peter Tallack) 曾在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研習遺傳學。1998年出任國際科學期刊《自然》(Nature)的編撰委員,並擔任Weidenfeld and Nicolson出版社的科學出版部門主管。目前與妻兒定居於倫敦──鄰近水晶宮(Crystal Palace)的恐龍公園。 ■譯者簡介 蘇采禾 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畢業,曾任報社記者、編譯。現退休專事翻譯工作。譯作包括《大媒體潮》(與李巧雲合譯)、《科學之終結》、《科技反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