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石川欽一郎與立石鐵臣,都是在日治時期長期居台,甚至在台出生的日本畫家,他們把台灣當作第二故鄉,在這塊土地生活與創作,對台灣畫壇留下深遠的影響。 石川欽一郎(1871~1945)曾二次來台,為當時台灣的莘莘學子,打開了西洋美術文化的視野,培養他們終生對美術創作與愛好,這些學生如倪蔣懷、陳植棋、藍蔭鼎、李澤藩等,日後也繼續散播現代美術的種子,影響迄今。立石鐵臣出生台北,八歲時隨家人返日,其後數度短期或長期地生活於台灣,為台陽美協的創會成員之一,擅長細密畫描法;其連載於《民俗台灣》中的「台灣民俗圖繪」成為珍貴的紀錄。 水彩‧紫瀾:石川欽一郎 石川欽一郎,一八七一年生於靜岡市淺間神社附近,年輕時代學習英國傳統水彩畫,三十六歲赴台北擔任台灣總督府陸軍部翻譯官,五十三歲再度來台任教台北師範學校。石川在台灣推廣水彩畫的貢獻卓著,學校教育方面,他也為許許多多台灣青年,特別是那些有幸受師範教育的菁英分子,打開了西洋美術文化的視野,豐富他們的人生觀,培養他們終生對美術創作與欣賞的愛好。這些師範生畢業後,分發到各地教書,繼續散播現代美術的種子,影響迄今。 灣生‧風土‧立石鐵臣 日本殖民統治台灣五十年,在台出生、或成長的第二代日本人稱之為「灣生」或「第二世」。立石鐵臣出生於台北東門街,但自幼隨家人遷返東京,然自二十八至四十多歲的壯年期,曾數度短期或長期地生活於台灣,一九四八年返日。立石鐵臣早年從日本畫轉習油畫,作品多次入選台展。曾在台北帝國大學(今台灣大學)理農學部從事細密描寫工作,一九四一年起開始加入《民俗台灣》,其連載的「台灣民俗圖繪」成為珍貴紀錄。這是第一本呈現立石鐵臣多樣創作風貌的專書,包括油畫、版畫、插畫、書籍裝幀、細密畫、文字,以及充滿回憶的《台灣畫冊》。立石鐵臣將愛情投入風土,在台灣創作與生活,深入台灣庶民世界,其超越族群且極為細膩的審美視角,留予台灣後代子民可貴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