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踏食地的智慧.給青年農夫的信: 如何打造自然健康的飲食, 重建我們的農業與未來 | 誠品線上

Letters to a Young Farmer: On Food, Farming, and Our Future

作者 Stone Barns Center for Food and Agriculture
出版社 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腳踏食地的智慧.給青年農夫的信: 如何打造自然健康的飲食, 重建我們的農業與未來:內容簡介知名作家芭芭拉‧金索芙(BarbaraKingsolver)和麥可‧波蘭(MichaelPollan)提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知名作家芭芭拉‧金索芙(Barbara Kingsolver)和麥可‧波蘭(Michael Pollan)提醒我們:回歸大自然,一場最新的農業革命正橫掃全球!現在正是我們最需要農夫的時刻!36位專業人士的初衷是拯救農夫,但是,現在看起來是農夫要拯救我們了!《腳踏食地的智慧‧給青年農夫的信:如何打造自然健康的飲食,重建我們的農業與未來》是一本引人入勝的農務歷史與重要路線圖--清楚呈現我們如何飲食、耕作,這兩者又如何整合以創造更永續的未來,並指出為什麼現在是我們最需要農夫的時刻!新時代的農業革命方興未艾,人們開始重視在地生產的高品質糧食,尊重土地、人、動物與社群。美國知名作家、農夫、廚師、具有行動力與遠見的人們,以生動的親筆書信,分享食物如何生產、銷售的各種疑問,和農耕生活的各種面向,包括:●芭芭拉‧金索芙(Barbara Kingsolver)以愛、景仰與遺憾,寫給一些因為繼承、和許多選擇成為農夫的人;●丹‧巴伯(Dan Barber)追溯失傳的穀物和飲食傳統;●麥可‧波蘭(Michael Pollan)築起了農業與自然之間的橋梁;●比爾‧麥基班(Bill McKibben)將古代人類對啤酒的熱愛,連結到現代農耕遭受氣候變遷的挑戰;●美國議員雀莉‧平格利(Chellie Pingree)研究現代青年農夫的政治學;●馬斯‧馬蘇莫托(Mas Masumoto)把家族秘密傳遞給女兒──並將難忘的故事告訴我們。

各界推薦

各界推薦 「青年農民除了理想與熱情外,更要關心並觀察土地、作物、環境及其他生物的變化,透過不斷的學習、增能、實驗及創新,才能突破農耕的各種挑戰,生產友善環境的優質產品。」--國立臺灣大學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教授/李玲玲「青年農夫往往懷抱理想與熱情,這本書𥚃提出所有可能遭遇的艱辛與解決方案,更重要的是這群作者為地球的未來規劃出一個美好的藍圖,不論是否務農都值得我們用心閱讀。」--阿段烘焙師傅,致力於經營社區型麵包店、使用在地農產的火頭工/吳家麟「臺灣的農地上不只種著五穀雜糧與蔬果,還種著民宿、宮廟、倉庫等等,更誇張的是14萬家違法工廠,日以繼夜地把汙水、空汙排入農地……。在這麼不利的狀況下還投入農業的你,請參考本書,補充正向能量以及寶貴的實務經驗,為自己及可敬的農夫們發聲吧!」--臺灣環境資訊協會秘書長/陳瑞賓「如果政府真的想要推動地方創生,請把大自然的魅力還給鄉村,讓想要活在鄉下的人,有條件長出自己的風貌,人們就會好好的活下去,長出自己的經濟模式,長出自己的信心。」--上下游新聞市集創辦人/馮小非「《腳踏食地的智慧‧給青年農夫的信》匯集了眾多農夫前輩辛酸與成功的過程,是新手農夫及有意務農的人必備的練功秘笈。農耕是日復一日的繁瑣工作,需要恆久的堅持。年輕人,一起為踩在腳下的土地努力吧。」--南富村自然生態食場農夫/劉孟承「這是一個讓所有依賴土壤、維護並涵養土地的人,得以改變生活品質的機會。新一代的青年農夫們正站在前線上,為生存,為我們、他們孩子的未來而奮鬥。」--農場救援(Farm Aid)/尼爾‧楊(Neil Young)「讀了這本書會讓你想去當農夫!」--《烹飪全書》(How to Cook Everything)作者/馬克‧畢特曼(Mark Bittman)「本書是很棒的文集,結合基層農人、廚師和推廣者的智慧,不只年輕人必須讀,所有在這氣候亂局中關心糧食供給的人,都應該閱讀。」--《瓊斯媽媽》(Mother Jones)雜誌糧食與農業記者/湯姆‧費波特(Tom Philpott)「對所有心懷大志的農人而言,這本書是最好的禮物--滿滿的智慧、熱情的鼓勵和務實的建議,都出自於當代最棒的一些糧食與農耕專家。他們的文字可以啟發你、提醒你,農業確實是最重要的工作。」--《大眾飲食》(Civil Eats)新聞網站創辦人暨總編輯/娜歐蜜‧史塔克曼(Naomi Starkman)「年輕人投入農業之路,艱難而充滿未知。當他們想放棄時,《腳踏食地的智慧‧給青年農夫的信》將帶給他們動力,這本書的作者們以愛、尊重與暖心的擁抱,讓新世代的農人了解,他們所從事的工作,正是地球所有生物生存的深層基礎。」--全國青年農人聯盟(National Young Farmers Coalition)執行董事暨共同創辦人/林西‧樂舍‧舒特(Lindsey Lusher Shute)「我們的初衷是拯救農戶,但是,現在看起來是農戶要拯救我們了。」--農場救援/威立‧尼爾森(Willie Nelson)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石倉食物農業中心(Stone Barns Center for Food and Agriculture)/企劃製作非營利組織,以創造健康、永續的糧食體系,造福社會大眾為宗旨。發展奠基於健康土壤、順應生態系統的飲食文化,致力於改變美國的飲食與耕作之道,中心還負責訓練農夫、教育大眾、研發農耕實務、召集改革人士。瑪莎‧霍吉金斯(Martha Hodgkins)/編者瑪莎‧霍吉金斯(Martha Hodgkins)石倉食物農業中心公關主任,主編過 In Response to Place:Photographs from The Nature Conservancy’s Last Great Places、The Field Guide to The Nature■譯者簡介蔡依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口譯組碩士,澳洲國立大學商學碩士。曾任職於會展、新聞媒體、油氣開採,並參與自然保育、登山安全培訓結業。現為資訊系統業口筆譯員。林芳瑜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系、輔大哲研所碩士,譯著有《海德格的詩,語言與思想》。現為出版社主編。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名人推薦語推薦序:期許青年農夫,能不斷學習、增能、實驗及創新/李玲玲導言:我想回家/吉爾‧伊森巴傑 Jill Isenbarger1 務農很像做公關!?/芭芭拉‧金索芙 Barbara Kingsolver2 最成功的農夫,都勇於不斷實驗/亞米戈‧鮑伯‧康堤薩諾 Amigo Bob Cantisano3 放下對人類聰明才智的依賴,擁抱自然的智慧/魏斯‧傑克森 Wes Jackson4 青年農夫的政治行動/雀莉‧平格利 Chellie Pingree5 土壤的富饒與否,取決於居住社群的社會與文化厚度/韋爾林‧克林肯博格 Verlyn Klinkenborg6 跟隨你的心和直覺吧/凱倫‧華盛頓 Karen Washington7 農業會消失嗎?/瓊‧迪‧古索 Joan Dye Gussow8 生命發源於內心深處/拉吉‧帕迪爾 Raj Patel9 別忽略冬季農產品市場/芭芭拉‧丹若許 Barbara Damrosch10 耕種就像看著好消息發生在自家後院/蓋瑞‧保羅‧納卜罕 Gary Paul Nabhan11 播種之前就要先想好銷售計畫/瑪莉‧貝瑞 Mary Berry12 這隻鳥的生死,掌握在你的手裡/丹‧巴伯 Dan Barber13 改變是微小而需要累積的/威爾‧哈里斯 Will Harris14 農人就是奇蹟!/安娜‧拉貝 Anna Lappé15 農場的十個經營致勝秘訣/喬爾‧薩拉汀 Joel Salatin16 對人類至關重要的永恆問題:晚餐吃什麼?/比爾‧麥基班 Bill McKibben17 千萬不要獨自到田野或樹林裡去/班‧柏克特 Ben Burkett18 飲食就是與自然對話/艾咪‧哈洛安 Amy Halloran19 深入研究你所在區域的各種歷史/尼費‧克雷格 Nephi Craig20 只有擁有自己的土地和家,才可能有自由意志/溫德爾‧貝瑞 Wendell Berry21 廚房、餐廳與田野中的種種是彼此的延伸/艾莉絲‧華特斯 Alice Waters22 農夫腳勤就是最好的肥料/艾略特‧柯爾曼 Eliot Coleman23 每一滴水都可以為我們帶來更多的收成/布萊恩‧瑞契特 Brian Richter24 農耕應該師法自然,以森林與草原為模型/麥可‧波蘭 Michael Pollan25 消費者開始擁抱「記憶、浪漫、信任」/弗列德‧克申曼 Fred Kirschenmann26 你是拯救全人類的唯一希望!/南西‧費爾與傑瑞‧勞森 Nancy Vail and Jered Lawson27 在高中開設相關農業課程很重要/天寶‧葛蘭汀 Temple Grandin28 團隊合作建立於共同的價值觀:「六個H」/溫蒂‧米勒 Wendy Millet29 農場就是你的「大老婆」!/瑪莉 - 霍威爾‧瑪登斯 Mary-Howell Martens30 第一道食譜:如何製作堆肥?/瑞克‧貝禮斯 Rick Bayless31 多明尼加農夫改變了我的一生/丹妮兒‧尼倫堡 Danielle Nierenberg32 學習整體管理/艾倫‧沙弗里 Allan Savory33 農場的存在以及農耕方式,都在表達你的政治立場/瑪莉翁‧內斯特 Marion Nestle34 一個財務穩固的農場,才能維持活力/理查‧魏斯沃 Richard Wiswall35 找到可以同舟共濟的夥伴/尼可拉斯‧簡梅特 Nicolas Jammet36 每一季、每次收成、每個世代,不斷循環/馬斯‧馬蘇莫托 Mas Masumoto致謝結語 宣言:瘋狂農民解放陣線/溫德爾‧貝瑞專有名詞說明

商品規格

書名 / 腳踏食地的智慧.給青年農夫的信: 如何打造自然健康的飲食, 重建我們的農業與未來
作者 / Stone Barns Center for Food and Agriculture
簡介 / 腳踏食地的智慧.給青年農夫的信: 如何打造自然健康的飲食, 重建我們的農業與未來:內容簡介知名作家芭芭拉‧金索芙(BarbaraKingsolver)和麥可‧波蘭(MichaelPollan)提
出版社 / 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570852066
ISBN10 / 9570852062
EAN / 9789570852066
誠品26碼 / 2681681314006
頁數 / 288
開數 / 25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級別 / N:無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腳踏食地的智慧‧給青年農夫的信:如何打造自然健康的飲食,重建我們的農業與未來》是一本引人入勝的農務歷史與重要路線圖──清楚呈現我們如何飲食、耕作,這兩者又如何整合以創造更永續的未來,並指出為什麼現在是我們最需要農夫的時刻!!

試閱文字

導讀 : 導言
我想回家
我想回家。
不是我和先生、孩子住的那個房子,而是我成長、根源之所在的地方。我不知道是什麼觸發了我回家的本能,但或許我對密西根州北部(我父母還住在這裡)的依戀,以及想要回到這裡的渴望,既來自於這片土地,也來自於這裡的人們。
我小時候住在一個冰原上,有和緩的坡地、很深的沙土、冷冽的湖水、充滿鵝卵石的河川。我的世界中有家鄉的地理環境和氣候,也有世代農戶所形成的產業,他們在果園中種植酸櫻桃和甜櫻桃,擁有成片起伏的乾牧草地,在林地裡收成羊肚蕈、管理大片的松樹次生林。
我對於這裡的依戀來自許多記憶:划獨木舟下因特密底河(Intermediate River)、欣賞亡者丘(Deadman’s Hill)的秋葉、聽著父母在廚房練習銅管五重奏邊試著寫功課。印象最深刻的是在我們小鎮近郊的一座農場,它位於火炬湖(Torch Lake)和貝雷爾湖(Lake Bellaire)之間的一座冰磧丘陵上。在1978年一場暴風雪中,我爸的車就在丘陵上困了三天,車子拋錨在農場的對面,丘陵下住著我的高中同學。
卡席克農場(Kalchik farm)的地理環境受到悉心維護,在我有生之年都是如此,而我也視之為理所當然。一直到我有機會和想像力豐富又勤奮的農夫傑克‧亞傑爾(Jack Algiere,石倉食物農業中心的領導耕作者)共事,我才真正懂得這種維護多麼不容易。我可以感受到卡席克農場代表一個管理的品牌,以及一種保護的精神,顯示了我們社區的特色,它的管理方式既尊重自然環境,也尊重生活其中的人們。
現在我了解了傑克不只是用心經營農場,對於農場所在的整個地理環境,包括樹林、河川也用心思索及維護。了解這些之後,每次回家的路上經過卡席克農場,我會想著卡席克先生看著這片壯闊景色時,看見了什麼我所沒有看見的。我不像卡席克和傑克一樣是農夫,不過傑克正在教我如何觀察、專注於細節,並試圖了解大地給我們的訊息:植物莖幹太脆弱、出現新害蟲,可能代表土壤含氮量太高。雜草地中酸模若特別多,可能是因為土壤硬實且欠缺鈣質。若是茶隼(kestrel)消失了,可能是個警訊,表示農場範圍外施用了超量的除草劑。傑克教我要像英國詩人威廉‧華茲華斯(William Wordsworth,1770-1850)說的,傾聽、觀察、發現「萬物的生命」。
本書的一部分是關於學習別人(大多是農夫)之所見,通常是我們沒有觀察到或是視為理所當然的事物,也與掌握他們世代相傳的想法和故事有關。在我們耕種的土地上和農業傳統中,包含著關於餵飽人們、凝聚社區、維繫生計、修復土壤、碳截存(sequestering carbon)、保護自然體系,並讓我們與土地重新連結的各種動人想法。整本文集提供了關於食物、農業以及文化的重要理念:飲食和農耕的型態如何興起、發展,或是轉移,以及這些型態之間現在需要如何整合,才能創造真正永續的未來。
《腳踏食地的智慧‧給青年農夫的信》一書的作者,包括當代極具影響力的農人、作家、領袖、企業家,他們提出建言、分享觀察、表達感謝,並評估嚴峻的現況。農耕是極其困難的事業、艱辛的工作,然而農耕也可以提升人類與環境健康以及社會福祉,是極為重要、實在、有意義的事之一。農耕對人類的未來,也至關重要。
石倉中心創立於2004年,以創造健康、永續的食物體系為宗旨。我們致力於如何種植糧食、如何飲食,我們投資於想像並建構永續未來的農夫這類人身上。在紐約市北方,我們有一塊80畝的地,我們和石倉的藍山丘(Blue Hill)合作,聚集農夫、廚師、科學家、企業家、記者、思想領袖等,以健康的農田、土壤和生態系為基礎,形塑並推廣正確的飲食及烹飪。我們的合夥伴都非常投入解決美國農業、飲食及食物體系所面臨的問題,其中有許多位在本書中都有提及。
這本文集出自於我們對美國下一代農夫的關懷,他們承擔了過去幾十年來產生的所有問題,而同時我們未來的糧食都要寄望他們。我們邀請了一群才能優異、經驗豐富的農夫與非農夫,請他們各寫一封信或一篇文章,我們的主題很簡單:「對現在正要投入農耕的年輕人,你有什麼話想說?」這本書對此提供了多元而極具啟發性的答案。
透過集結這些想法,我們也希望能點出目前某些農業問題的癥結所在,並且尋找解答。本書所有的作者都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分享出他們的夢想與失落、信仰與承諾,以及歷史與經驗。
希望你能從這些信件當中發現,我們可以達到永續而有再生力的光明未來,可以用健康的方式生產優質的糧食。艱難的挑戰和阻礙當然難免,但是當你沉浸於前輩的諄諄叮嚀,擁抱他們智慧的同時,請振奮精神,相信他們所看見的前景。農夫只要以善待土地、動物及人們的方式生產糧食,就會受到重視與尊敬。世界各地的農夫都將獲得他們應得的喜愛、尊重與鼓勵。
吉爾‧伊森巴傑(Jill Isenbarger,石倉食物農業中心執行董事)

試閱文字

推薦序 : 推薦序
期許青年農夫,能不斷學習、增能、實驗及創新/李玲玲
我坐在2018年國際稻米大會(International Rice Congress 2018)的會場裡,台上是輪番上陣的國際知名專家學者,他們一再指出未來農業與農民(尤其是小農)所將面臨的種種嚴峻挑戰,包括氣候變遷、自然資源(尤其是水、能源、土壤)的枯竭、生物多樣性的流失、市場的變動等等,並重複強調為達到零飢餓的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政府、學界、企業、非政府組織應合作,透過研發新的作物品種、適當的器械,善用數位工具提供農民充分且適當的資訊,建構好的商業模式與價值鏈,並教育消費者共同推動永續性的農業。
耳邊聽著各種體貼的建議、亮眼的研發成果,心裡想著農民真是難為的同時,腦海中也不禁浮現這幾年四處拜訪的農民。例如:
花蓮壽豐成功種出有機食用百合的江先生,在接手父親的農地之後,雖然以集約的慣行農法快速的賺到他的第一桶金,卻發現不論再加多少肥料、施多少農藥,都沒法再讓過度壓榨的土地增加產量,讓他驚覺並思考該為孩子留下什麼樣的土地,隨後毅然決定轉為有機耕作,並努力學習嘗試,終於成功生產國宴級的有機百合及其他許多有機農產品,他的努力獲得許多消費者的肯定與支持。
南投名間的楊先生疼惜對農藥過敏的愛妻,堅持生產多樣的有機農產品,當木訥寡言的他被問到如何處理田間蟲害時,整個人都亮了起來,他滔滔不絕地說明田中各種有害、有益的生物,而為了了解這些生物的生活史,他會在夜間到田中觀察,把蟲子帶回家飼養,或是營造有利於天敵的棲地,以便天敵發揮生物防治的功能。楊先生學歷不高,卻是道道地地的博物學家,並將他對自然的觀察、理解應用在田間管理上。誠如他所說的,從慣行農作轉為有機農作所需要的時間可長可短,全看你對自己耕作環境的了解有多少。
花蓮舞鶴的粘小姐經營的茶行生意興隆,遠近馳名,因為她以友善環境的方式生產多樣的茶品,深受消費者的喜愛。粘小姐幾乎每天巡視茶園,觀察茶樹生長情形,適時地請工班灌溉、施肥、除草,並依茶葉的狀況揉製不同的茶品,掌握茶葉烘培的火候、時間,精準地維持茶品的品質,同時不斷地創新,開發新的產品。此外,她還透過契作幫助其他農民轉型成友善環境的耕作,注重生產鏈的每一個環節,絲毫不鬆懈馬虎,她的成功絕無僥倖。
還有三芝共榮社區的林老師,在退休之後回到家鄉,卻發現原本乾淨美麗的溪流上游遭到大肆濫墾,非法傾倒、焚燒垃圾或有毒廢棄物,溪流汙染、土地廢耕,青年人離開,人口老化,家鄉面目全非。於是,他號召了一群朋友向政府陳情抗議,要求制裁上游的非法行徑,並自組巡守隊,制止一切破壞溪流的活動。他也積極動員社區居民加入農村再生的教育訓練,凝聚共識規劃未來藍圖,並透過集體合作改善灌溉水圳、建造生態池處理家庭廢水,邀請講員教導提升作物生產的種類、品質、產量。林老師還親身投入新作物的種植實驗,等成功之後再鼓勵其他農民以同樣的方式耕作。經過十餘年的努力,共榮社區不但恢復原有的乾淨、美麗,復耕的土地面積大增,農民收入改善,年輕人回流,假日更有許多遊客造訪,購買新鮮、無毒、好吃的農產品。由於從事友善耕作的農民越來越多,在地的生物多樣性逐漸恢復,生態系服務也得以提升。
這些案例以及台灣各地的其他案例,在在顯示儘管從事農耕相當辛苦,從事農業會面對各式各樣的挑戰,但是真心從事農業的農民,一定會關心並觀察土地、作物、環境及其他生物的變化,透過不斷的學習、增能、實驗及創新,突破農耕的各種挑戰,生產友善環境的優質產品。因著他們的堅持與努力,讓土地維持生機,讓環境得到照顧,讓社會大眾能夠安心地獲得能量與營養,實在值得我們感謝、尊敬、支持。
青年農民們,感謝你們願意投入這個辛苦困難、但對人類未來至關重要的行業。本書介紹的前輩們已經與你們分享了許多寶貴的經驗與智慧,你們周遭可能也有許多投身友善農耕又能克服各種困難和挑戰的農友,在你們參考他們寶貴經驗的同時,還需要不斷地學習、增能、實驗及創新,以累積屬於自己的經驗與故事。祝懷抱理想與熱情的你們順利成功!

試閱文字

內文 : 內文選摘(節錄)
15 新農場的十個經營致勝秘訣(喬爾‧薩拉汀Joel Salatin)
如果我是個年輕人,腦袋裡裝滿了對農耕的想法,那麼我會希望有個農場導師跟我分享以下這些。
1.創造可運用的環境。因為人類文明歷來有許多破壞環境的紀錄,許多新手農夫都很怕改變地貌。極端的環保運動,加上對於環境破壞的愧疚感,促成了一種想法,就是若要以負責任的方式與土地互動,那就只能把人類趕離土地。運用土地最好、最高明的方式,就是把它鎖在公園、自然保護區、國家森林的名義裡|我稱之為遺棄式的環保主義。
但是我認為人類的大腦,以及高超的機械技術(我們雙手的拇指可以彼此相對)之所以存在,是為了和自然互動,去觸碰我們和生態之間的生命連結,謙卑地運用自然環境。比起讓土地完全閒置,這樣可以激發更多太陽能轉化為生物質(biomass)。事實上,一塊農田和任何其他地產之間最大的差異,是農夫所帶給土地的改變。沒有了農夫,這塊地可能會是公寓大廈或是國家公園,都有可能。
不要害怕在土地上開路、挖池塘、鑿窪地、建儲藏蔬菜的地窖,或是蓋棟建築,我稱之為參與式的環保主義,可以為土地帶來癒合、補償的能力。人類是最強的破壞者,也是最有效的治癒者,端看我們如何運用智力和機械天賦。
你必須先取得土地,才能運用土地;如果沒有水源,你也無法種植;而且除非你有基礎設施,否則無法進行農務。農場不是野地,它應該更具生產力、更加多元,為土地增加更多價值。事實上,如果農場是充滿活力與新事物的地方,那麼它會比特定的荒野保留區還荒野。
在你被我的激進觀點嚇壞之前,請先了解我不是在呼籲徹底地摧毀自然環境,但是在真正的樸門(permaculture)方法中,有些規劃可以帶來天差地遠的日常效率與機會,例如在峽谷中開挖一個池塘,既可以做水患控管,乾旱時也可以供水。若是認為每顆石頭、每棵樹、每個地形上的起伏與彎折都是大自然上一次發生變動時所造成的結果、是它的最佳位置,是很愚蠢的。
請盡情地用細心與創意觸摸這塊大地,如果你做得夠好,它會感謝你的。
2.在生活中做到兼容並蓄的體察。許多農夫的生活過於孤立,只讀他們已經習慣的素材。如果你是採用化學藥劑的農夫,可以讀些非化學的資料;如果你是秉持環保主義的農夫,則不妨讀些化學資料。知彼知己非常重要。
請廣泛地閱讀和參訪。多參加永續農業的研討會,以及政府、企業或農業公司所贊助的活動。為了你的自尊,要確保你了解最新的趨勢、變化和當季的活動,自由派和保守派的新聞都看,同時關心商業、歷史與宗教信仰。這樣做可以造就一個博學的人,足以和任何財富五百大企業的經營者並駕齊驅。穿一套好西裝,不要把自己當做初來乍到的鄉巴佬,應該要自視為現代的傑佛遜(Jefferson Davis, 1808-1889)式知識農夫。你的書架上有什麼書?你一週花多少時間閱讀?讀書人即是領導者。交朋友不分學科、政治傾向與宗教信仰,要時常招待客人,這樣不需要四處遊歷就可以獲得全球訊息,很划算。
樸門、再礦化作用(remineralization)、生物機能學、整體管理等,都很容易接受,但是不要落入教派式的思維,還是要持續了解他人在討論什麼,讓自己多接觸各種不同的想法,這樣才能作出更好的決定,成為更有趣、更有吸引力的人。農夫常被視為深居簡出、脾氣乖戾的人,我們要以身作則,試著加入戲劇團、上演說課,成為說故事的人。
3.培養「我能達成」的企業家精神。與政府資助、官僚和法規機關保持距離,讓你的身邊充滿正向思考、鼓勵創新與特立獨行的人。
有些人會說,耕作是最孤獨、艱辛的職業,請你遠離那些人,他們會拖垮你的情緒和精神。去找喜歡新想法、甚至瘋狂想法的人,和他們做朋友,可以在腦力激盪時不帶任何主觀判斷的人,是成功的催化劑。
這表示你可能需要限制和其他農夫相處的時間,即使是你的鄰居也一樣。在我一生當中,最支持我的一群人一直是我農場的客戶,我的鄰居都覺得我是瘋子,像是「傷寒瑪莉」(Mary Mallon,1869-1938)一般的生物恐怖份子,他們因為習慣於工業化或化學的思維,而排擠採取其他方式的人。他們是有毒的,跟他們揮個手、說個﹁嗨﹂,簡單聊幾句就好,不要加入他們的聚會或是一起抱怨。
去找以自身條件獲得成功、且對你的夢想感到雀躍的人,讀正向的書,聽激勵人心的演說。「我能」比「我不行」實行起來難得多,「我不行」很容易,任何人都做得來,但只有成功的人能做到「我能」。
4.節儉生活。許多新手農夫會為了想要好的房子、好的卡車、好的牽引機,而走岔了路。這些東西有一天都會到來,我希望它們都會來,但是你要透過努力學習耕作才能慢慢得到,要認真工作與累積經驗才能往上爬。
這表示你剛開始經營農場時,可能要住在露營車、帳篷或樹屋裡,你的吃、睡、呼吸,都靠你的農場,要過簡單的生活,這樣你一開始才撐得下去。我的妻子泰瑞莎(Teresa)和我改裝一個農舍的閣樓,在那裡住了七年,我們稱之為頂樓豪華公寓。如果沒種東西,就沒得吃;我們從來就沒有電視,到現在也還是沒有;也從來不出去餐廳吃飯,一輩子只進過電影院四次。誰需要好萊塢?
我們剛結婚頭兩年,是開一輛五十美元買的車,後來拆成零件總共賣了七十五元,那兩年在車子上的花費總共不超過一千美元。後來有客戶給我們一輛車,只收一元,我們也開了兩年。之後花五五○元向泰瑞莎的祖父買了另一輛車,再開兩年。我小時候,父親把一輛一九五七年的普利茅斯(Plymouth)四門車內裝拆了,當做貨車。它沒有座椅也沒有門,所以有很大的空間可以載小孩(包括人類和動物的小孩),也可以載小牛、乾草和工具,功能很多。
我每天都待在家裡,不參加少棒隊,不學芭蕾,不去公園盪鞦韆。如果你想盪鞦韆,就在農場上做一個,做個不花大錢的娛樂器材。野餐是在你自己挖的池塘邊;帶孩子去釣魚的餌,是從堆肥周邊挖出來的蚯蚓。農場可以提供所有的休閒娛樂,還有你想得到的各種驚奇。孩子們不會在意他的床是在一輛老舊的露營車裡,或是在大自然裡過著的簡單生活。如果這樣不吸引你,那就去住在都市裡吧。
5.組成團隊。經營一個成功的農場需要各種天賦和才能,不是一個人應付得來的。評估你的優缺點,然後把時間集中在你擅長的,再找別人來做你覺得困難的。信不信,一定有個什麼人,每天早上起床所熱衷要做的事,剛好就是你討厭做的。去找到那個人,組成一個團隊吧。
想想這個問題:「如果明天,錢和時間都不是問題,那我要做什麼?」請多安排一點時間去找尋問題的答案。
還有另一個不錯的練習:「你擅長什麼?你知道什麼?你喜歡什麼」這三個區塊交集的地方,就是你成功的最有效點。很多時候,我們會把大部分時間浪費在奮鬥自己不喜歡或不擅長的事,卻沒有善加運用我們的熱情和專業。人生太短暫,不能白白揮霍。
我並不是在建議你要僱用員工。很多人想要加入有趣的團隊,為神聖的目標努力,如果說生產安全的食物和療癒大地不夠神聖,那我真不知道還有什麼了。你可以透過簽訂備忘錄建立委託關係或集結各自獨立運作的農場,這就像糾集一個團隊,但並非僱用員工。讓每個人規劃自己的冒險、創造努力的動機,承擔自己的風險並享受成功的回報。這種合作關係形諸於數學公式就是1+1=3,集眾人的努力,累積更迅速。
如果有人已經設定好自己的目標,也不要害怕讓他們加入團隊、一起分攤風險。當溫熱的煤炭聚在一起,農場將可以進展得更快,如果只有你自己這塊煤炭,那麼在火生起之前可能就已經燒完了。
6.直銷市場。你應該聽過一個古老的說法:﹁利潤都被仲介賺走了。﹂如果利潤真的都在仲介手上,那我也要加入。不過從農場到餐盤之間的管理,你承擔的責任越多,你的營運就會越健全。透過多投資在加工、行銷、配送上,可以分攤生產的風險。天氣、物價、蟲害、疾病,就如同啟示錄中的四騎士,都會影響產量,但並不影響加工、行銷和配送。你和客戶之間已經建立的Wi-fi連結並不會因為乾旱而斷線,蚱蜢不會吃貨車的橡膠輪胎,黴菌也不會弄壞你不鏽鋼的加工桌面。
因為你擔起了糧食體系中的這些責任,自己的日常工作也會增添變化,讓生活變有趣,甚至可能會有點瘋狂。即使你只有個小農場,也可以完全當個自僱者,你可以透過為產品加值,而享有比一般農夫更多的獲利空間。
如果你有自己的客戶,就可以自己掌控銷售,你和終端消費者的距離越短,你的收入範圍越廣,目前最具策略性的選擇是,在小農場增闢一家餐廳,這樣就不需要受限於只能種更多的低價作物。
很幸運的是,現在有很多客戶希望接觸到農夫,請善用這個趨勢。用載乾草的貨車載客戶去夜遊,或是提供寓教於樂的收費活動,,都很OK,而且會很受歡迎。
7.建立多元的事業。單一事業極為脆弱,現代工業化農業認為單一事業的農場最有效率,但是自然包山包海,有各種物種、生態系統(有水岸、森林、草地等環境),在樸門的系統中,很早就學到善用層次(stacking)的價值。
協同與共生的複雜關係是自然體系的基礎,因此應該也是農業體系的重點。我們的農場有設置行動雞舍,跟著牛群移動,因為在自然界中,鳥類都會跟在草食動物後面,翻動牠們的排泄物;我們每天把牛群帶到不同的草地,因為草食動物在自然中也時常遷徙;我們用豬來翻動堆肥,因為在自然中本來就是動物而不是機械會去翻東西。
很有趣的是,這些做法都可以降低資金、能源、勞動力的成本,我肯定全世界沒有任何農場(包括我們的農場在內),有對空氣、土壤、水做完全的運用。每次我覺得應該已經完全善用我們所有的資源時,就又會發現新的方法可以獲取更多陽光、水資源再次利用,或是更快培養起土壤。
大自然中沒有廢物流,所有的廢物都可以做為下一次生產的養分,可以把農場想成許多循環的組合,而不是一個只有輸入和輸出的線性工廠,或者把它想成是一個巨型的太陽能儲存區,然後試試看能把漏失浪費的能源減到多低。
這還包括善用你的客戶,一個忠實的牛肉客戶如果還想要買點別的,就讓她買,如果你產品的種類不夠多,就和其他志同道合的人聯合,把他們的農產品賣給你的客戶。這樣一站式的銷售服務可以建立起一個超市,而你就是那個超市。行銷最難的部分,就是找到客戶,一旦你有了客戶,她就會想要多買些你別的東西,你要給她方便,這樣對雙方都好。
8.分析毛利。你可以跟有數字概念的人結婚、生個數學好的孩子,或者僱用精於數字的員工。如果你自己有數學頭腦,那最棒了。很多農夫都只喜歡記錄,但是討厭會計和財務分析,然而如果你不知道現在的立足點在哪裡,就不會知道要往哪個方向去。如果你要知道事業的弱點在哪裡,就要先知道錢從哪裡來、錢往哪裡去。光是年底累積了一疊發票和銀行單據毫無用處。
我們的農場有兩百種左右的財會項目分類,正確登錄收入和支出的每一塊錢,這樣才能計算出農場的各個事業有多少毛利,進而藉以評估是否結束某些事業、加碼其他事業。
一旦知道毛利,才能規劃各種不同的方案,然後採取行動:例如我們這樣做的話,對於整體營收有什麼影響?那樣調整的話,會怎麼樣呢?如果會計項目沒有分類清楚,你永遠不會知道所作的決定造成什麼結果。成功的事業(農場就是個事業)必須先對財務有全盤的了解,這是作最佳決策的一大重點。
9. 操作效率分析(Do time and motion studies)。商業界時時都在做效率分析,但農夫常自以為有特權而不需要關心效率。簡直胡說八道,這世界又不欠你錢!
殺雞後清理內臟要花多少時間?撿一打蛋呢?種下一排蘿蔔?收成一磅重的萵苣?這些你種的東西、你做的事,應該要立即說得出數字。你可以帶著碼錶測量各種流程所花的時間,以確認勞動力的成本,這和你如何為你的產品作定價有很大的關連。
我們的農場已經為許多流程建立了標準,並且教導實習生,讓他們可以每一季量測自己的時間,了解自己的效率。你曾經把你一天的工作記錄在紙上,看看有沒有多餘的移動嗎?例如,安排好一天的工作,方便同一趟路的去程和回程都有搬運到東西?在我們的農場上,我們從來不會一次只提一桶東西,要就提兩桶;如果真的不需要兩桶,那麼落單的那一桶就下次再一起提。多餘的移動在農場上是最浪費時間的重要因素之一。
務必列清單。如果你做了清單上沒列的工作,記得晚上要加進去、標記完成。這些累積起來會讓你開心,也可以讓你更有效率。在我們的農場上有兩種清單,分別登記較大型的計畫,以及一小時內可以完成的零碎工作,這樣你得空幾分鐘時,就不用站在那裡抓頭,努力回想到底還有什麼小事要做。
10.建立一個移動式農場。現在農夫的平均年齡是六十歲,因為門檻很高,年輕人不容易投入,老人就無法退休。不過接下來十年會有些有趣的變化,根據農業人口數據,未來十五年,美國有半數的農業資產會易手,這在任何一個文明都前所未有,所以我們真的是處在一個令人興奮的時代。
從事農業最大的門檻障礙是土地價格,但是,如果你不需要擁有土地呢?如果經營農場不需要擁有土地所有權呢?這樣在任何一塊土地上就都可以經營農場了,不管你是否擁有土地,或是借來、占來的,都可以。如果不需要取得土地,那你就可以打包農場,移到其他地方去。
當土地所有權和農場經營切割,那麼門檻經濟學(entry economics)就完全改觀了。我們農場上幾乎所有的機具設備都是移動式的,因為我們租了十塊地,這樣就可以把設施搬來搬去,我們稱之為「到處去農業」(nook-and-cranny farming),包括雞舍、行動雞舍、孵卵器、豬和牛的遮蔭設備,全部都是移動式、模組化,並且需要密集管理。
我們農場的資產大部分在資訊、管理和客戶,而不是會折舊的固定式建築、設備或土地,更棒的是移動式的基礎建設不需要建築執照、不需要做外牆內縮、不需要許可證。夫復何求?
根據我的經驗和在世界各地看到的做法,以上是新農場都適用的成功參考。農夫都是發自內心去照料天生萬物,包括保育自然以及種出優良的糧食,這是美好而神聖的使命,但是在此同時仍需要熟悉商業管理以及個人的紀律,這些原則適用於各種氣候和文化。現在,請抬頭挺胸,做個全世界最成功、正直的農夫吧。

喬爾‧薩拉汀在維吉尼亞州斯沃普(Swoope)和家人一起經營波麗費斯農場(Polyface Farm),主要畜養草飼的牲口,透過關係行銷(relationship marketing)*服務六千個家庭和五十家餐廳。他著有十本書,並時常演講,積極提倡選擇食物的自由,並推廣在地的食材體系。他的農場實行全年無休的開放政策,對外展示再生農業的實際作法。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