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我獨自來到孤獨峰頂,將其他所有人拋諸腦後,將在這裡獨自面對上帝或者我佛如來,一勞永逸地找出所有存在和苦難的意義,在虛空中來去自如。”凱魯亞克在孤獨峰上63天的孤絕世界裡冥思沉吟,試圖參悟生命的玄機,然而下山後他又不得不重新讓自己淹沒於生活的洪流。
用腳步丈量美利堅合眾國的寬度和廣度,他穿越不同的國度,然後再度出發。
他以一個年輕人的目光審視二戰後的美國,而他已經喪失了他的美國夢;為了去了解他的時代,他失去了所有的安全保障,將自己暴露於危險、困苦和生活的悲喜之中。
這是一部孤獨天使的手記,孤獨、迷狂、悲哀而充滿質疑——正如金斯堡在《嚎叫》裡曾經寫道的:「每一天都是永恆,每個人都是天使。」
這是自海明威以來對美國浪漫文學傳統的第一個清晰可見的發展,凱魯亞克的寫作充滿了瘋狂的性、滑稽的幽默感、淫邪、視野廣泛的路上寫作、對美國童年時代以及青春記憶永遠的抒情呼喚。
凱魯亞克在孤獨峰上63天的孤絕世界裡冥思沉吟,試圖參悟生命的玄機,然而下山後他又不得不重新讓自己淹沒於生活的洪流。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傑克‧凱魯亞克(Jack Kerouac)
(1922-1969),1922年3月12日,凱魯亞克出生於馬薩諸塞州洛厄爾,父母為法裔美國人,他是家中幼子。他曾在當地天主教和公立學校就讀,以橄欖球獎學金入紐約哥倫比亞大學,結識愛倫·金斯堡、威廉‧巴勒斯和尼爾‧卡薩迪等「垮掉的一代」。凱魯亞克大學二年級退學從事文學創作,並輾轉於美國海軍和商用航運公司等處。1950年,第一部小說《鄉鎮和城市》出版。
1957年的《在路上》問世後,他成為“垮掉的一代”的代言人,躋身二十世紀最有爭議的著名作家行列。他還著有《達摩流浪者》、《地下人》、《孤獨的旅人》和《孤獨天使》等作品。1969年10月21日,凱魯亞克在佛羅里達聖彼得堡去世,享年47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