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蕭邦:第一&二號鋼琴協奏曲
◎杜特華 指揮 蒙特利爾交響樂團
蕭邦的第二號鋼琴協奏曲比第一號協奏曲更早寫成,完成於1830年,但在1836年又修訂過,它和同時代的赫茲或卡克布瑞納的鋼琴協奏曲相似,但更
多了點高雅。此曲的緩板樂章以夜曲寫成,蕭邦寄情曲中,表達他對歌手康絲坦綺亞.葛列柯芙絲卡的愛意,音樂像是在美麗的春夜中、月光下的夢幻。曲中在弦樂
顫音中,鋼琴彈出的那段宣敘調,頗有未說出口之愛情誓言的意味。終樂章則用兩首波蘭傳統的馬厝卡舞曲變奏寫成。它的特別之處在於第一樂章違反傳統協奏曲雙
主題的作法,而有三個主題;蕭邦刻意讓樂曲維持調性不變,也是很特別的手法。至於e小調協奏曲,蕭邦原來只寫了弦樂四重奏加上一把低音大提琴作伴奏,後來
他雖然增加了配器的豐富度,卻也顯示他對精簡配器的偏好。日後他在巴黎發表「華麗波蘭舞曲」時,就刻意在前半段流暢的行板裡完全不使用管弦樂團,以顯示他
所追求的精簡配器理想。這套錄音是阿格麗希在1999年灌錄的,是這位華沙蕭邦鋼琴大賽得主生平第二度灌錄這兩首協奏曲。
1965年傳奇處女錄音之蕭邦鋼琴曲
一九六五年三月間,阿格麗希在波蘭贏得大獎,所有的唱片公司都爭相邀請她錄音,她首先在六月間踏進EMI的倫敦錄音室,灌錄了一套蕭邦鋼琴曲目的錄
音,然而,幾週後,她的唱片合約簽定,她決定與另一家公司簽下獨家約,從此以後,她在六五年於EMI留下的這份錄音就因為合約問題,從此被淹沒在記錄檔案
中,只有這張唱片的製作人有機會聽到。這位當時只有十七歲的阿根廷鋼琴家,黝黑的皮膚,頂著一頭秀麗的長髮,略帶滄桑的早熟風韻,擁有一手讓男性鋼琴家都
卻不的彈奏技巧和不讓鬚眉的濃烈性格。她在演奏時總要喝上一杯幼一杯濃濃的黑咖啡,讓人懷疑她是不是沒睡好,可是一等她坐定,她那每一音結實的力道和迅如
閃電的指法,立刻使人對她完全改觀。在這份蕭邦獨奏會中,她在第三號奏鳴曲最後樂章的演奏,完全不精簡接,一次到底,可以見證他初露頭角時的驚人丰采。
曲目
CD1 蕭邦:第一&二號鋼琴協奏曲
蕭邦:
1-3. e小調第一號鋼琴協奏曲op.11
4-6. f小調第二號鋼琴協奏曲op.21
CD2 1965年傳奇處女錄音之蕭邦鋼琴曲
1-4.B小調 第三號 鋼琴奏鳴曲 作品58
5.A小調 馬厝卡舞曲 作品59 第1號
6.降A大調 馬厝卡舞曲 作品59 第2號
7.升F小調 馬厝卡舞曲 作品59 第3號
8.F大調 第四號 夜曲 作品15 第1號
9.升C小調 第3號 詼諧曲 作品39
10.降A大調 第六號 波蘭舞曲 作品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