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推薦
被譽為美國文壇中與福克納、索貝婁等大師齊名的當代作家Philip Roth 菲利浦‧羅斯,以細膩敏銳的筆觸撰寫美國戰後三部曲《American Pastoral 美國牧歌》、《I Married a Communist 我嫁了一個共產黨》、《The Human Stain 人性污點》,與去年大獲好評的《Plot Against America》等大格局的時代小說,動輒三、四百頁的作品多著墨於探討紊亂的政治情境之下,人性欲念的轉折。甫推出新作《Everyman》,卻在短短一百八十二頁中濃縮人類生命旅程中最終的恐懼──面對死亡。文中主人翁無名氏,在生命的盡頭、入土為安之際,看著來參加告別式的妻兒同事,檢視過往生命中的謬誤和失落,老來孤寂的思緒泉湧,儼然一部男性身體生與死的告白。(文/蘇逸如,原載於好讀2006年6月第66期)
【95年7月誠品選書】 Philip Roth的第二十七本小說。本書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Roth選擇的敘述角度,讓我們看著一個再平凡不過的主角,用平凡的方式走完人生。本書主角一生工作勤奮,逆來順受,聽從父母勸阻,放棄對藝術的愛好,走入廣告界,最後成為大公司的創意總監。但他並非毫無缺點和缺憾,他的不忠結束了兩段婚姻,兩個兒子因此對他懷有恨意;雖是猶太人,但成年後就從未進出教堂。在五十多歲壯年生病的他,陪伴渡過人生最後二十年的是為了接受治療在醫院進出,而不是任何宗教裡的神。這個人的名字叫做……作者根本沒說(幾乎就像卡繆的《異鄉人》一樣,裡頭主角的名字只提到一次)。也或者,書名已經說了,他可以是任何人。本書再次突顯出Roth的功力和不凡:用一個最平淡的人物和情節,深深觸及死亡、宗教、家庭等人生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