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推薦
【媒體專訪】
蘋果日報
商業周刊alive
時尚家居HOUSE STYLE
【特別專文推薦】
設計師/潘昭樺
建築師/林淵源
設計師/毛家駿
《龐銚敲敲門》節目導演/林豫錦
她的「空間美感」是藏在血液中的。
--設計師/潘昭樺
龎銚這本書像午後三點剛烤好的吐司,微焦的慢拍雷鬼味道加上一咪咪的橘子醬,搭配咖啡剛剛好。
--建築師/林淵源
和龎銚對談,我們都對「生活中的許多過程和儀式應該持續存在」有所共鳴。
--設計師/毛家駿
龎銚是個慢熟但恆溫的人,一旦開啟她的信任,就像掉進愛麗絲的夢遊仙境……
--《龐銚敲敲門》節目導演/林豫錦
內容簡介
從每一次搬家,感受空間的情緒;
從旅行和老房子,尋找空間原始的美感;
從共同相處的人,理解需要的空間;
從一起生活的貓,分享空間的溫暖……
龎銚改造一間20年屋齡的老房子,作為生活空間的居住基地。
改造後的老屋等於是自己生活美學的大集合。
她說自己不是室內設計師,是畫家,
所以她將空間想像一張畫布,在這張立體畫布上,展開對視覺的各種想像……
她痛快改造空間,再一一把空間原來的光線呈現出來。
她說,燈是空間的眼睛。感覺燈亮了,空間張開眼睛,有了生命。
她讓貓孩子們有個專屬的吧台,因為牠們也是空間的一分子。
第一次的黑,太黑容易反光;第二次的黑,太灰壓不住紅色的馬賽克;
第三次的黑,才找到了理想的平衡點……她承認讓設計師抓狂了。
室內設計並不是不斷添加東西才叫「有設計」「有做」,
因為家要「布置」,而不是「裝潢」或「裝修」。
練習看與想,練習分享,練習選擇,這是人與人之間的練習,也是人與空間的練習。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龎銚「人,是個體,如同一個「點」,而人和家人朋友的關係,交織錯落形成了不同的「線」,居家空間就像能呈現這種關係的「面」。
當我們加入了個人的喜好、故事、生活形態等,如同注入了更多的肌理質感,再經過時間的醞釀,空間像個有機體,逐漸形成了一個有人味和溫度的家。
這,就是我對空間的想像。」
──龎銚
藝術家。
生於北京,童年生活於香港,現定居台北。
其繪畫作品以複合媒材、黑白灰和金屬色為主,講究畫面的空間結構和平衡,呈現繪畫裡最純粹的本質精神。
常展出於台灣、上海、北京和香港等地。
其作品為中國美術館、上海多倫現代美術館和台灣國父紀念館等典藏。
現任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生活中,曾意外和 TLC頻道合作主持「龎銚敲敲門」節目,走訪台灣各地具有特色而又有趣的空間,和採訪建築師與設計師們。其節目入圍兩次金鐘獎最佳綜合類節目,個人也於2010年榮獲第45屆金鐘獎最佳綜合類主持人獎。
獲獎:
1999年 第13屆南瀛美展「南瀛獎」(台南市政府文化局)
2010年 第45屆金鐘獎最佳綜合類主持人獎
2013年 第9屆光華龍騰中國設計業十大傑出青年獎
本書目錄
【作者序】空間,有傳遞情感的魔力
壹:看與想的練習遊戲般的遷徙生活__美感與空間經驗的累積
視覺的流動__在旅行中學習觀看
我的立體畫布__空間
獨愛老房子__刻劃時間與溫度
大破大立__那是一件痛快的事
減法哲學__用簡單的樣貌呈現質感
貳:呼吸與光線的練習留白與呼吸__開放式的格局規劃
色彩的運用__大面積協調,小面積對比
巧用馬賽克__手感的特質
綠意盎然__一方呼吸的小天地
讓窗台說故事__另一種風景
参:空間分享的練習為家人布置__空間中的人味
大鐘與時間__設計師的夢在我的牆上
家有毛孩__出生前就結下的緣分
肆:物件選擇的練習空間中的眼睛__點亮燈具
一面牆的想像__從這兒開始
混搭的樂趣__亂中有序
老件與鐵件__美麗的點和線
家有藝術品__情感的交流
伍:我們這樣想【話美感‧玩空間】龎銚X潘昭樺X莊培園
【看看聊聊‧老物件】龎銚X毛家駿